长记莲香一片痴 | 梁基永读《张乔集》
张乔香销近四百年后,复有一位同样来自其故里江苏的入粤文人徐晋如,慕其身世与才华,披荆榛,拓残石,耗资财,搜文献,将四百年来与张乔有关系的诗词、书画、评论等,整理成皇皇大书,真正是古人所说的“隔代知己”。欧洲的童年(下) | 到此的路程
记得有一天妈妈强迫我在客厅里把德文版的《格林童话》里面的一个故事大声地读出来,我拒绝了……如果她当时能想到诱惑我,建议我长大以后做个懂不同语言的好侦探,我可能就会好好地保留那些轴心国语言。妈妈本来就非常喜欢读侦探故事,我十二岁左右也决定长大了做侦探,就像我后来变成了鉴定书画真假的“侦探”。这个,当时还没人想到。政府办马拉松,摊主开新店:淄博烧烤国庆“再拼一把”
嘴上说热度下来了,可是身体很诚实,单老板正在筹划一家新店,打算趁着“十一”开业。他的判断是,会迅速倒闭出清一批店铺,客流量仍然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 “上半年是搞接待吃烧烤,下半年主要是去旅游景点转。”市民亓锋感到一丝欣慰,同时又有一些遗憾,“淄博毕竟不是传统的旅游城市,没什么好的景点”。 “感觉我的这个东西太超前,淄博烧烤的产业发展还不太能跟得上。”在疫情之前,创业者李国华就开发出独家产品“烧烤机器人”,但没想到在淄博销量惨淡。 书画摊主李东严格要求自己,过马路不闯红灯了,出门也不乱丢垃圾了,吸完一根烟,烟头一定要找到垃圾桶再丢。“注意个人素质,那么多外地人看着你呢,可不能给淄博抹黑。”- 01:31
饶宗颐:万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丨那年今日
1917年8月9日,饶宗颐生于广东潮安一个儒商之家。据他说,家里曾是当地首富。父亲为他取名“宗颐”,是期望他学习儒学宗师周敦颐。他没有辜负期望,成为了集学术、艺术于一身的国学大师。学术界有“南饶北钱”(钱钟书)和“南饶北季”(季羡林)的说法。饶宗颐精通甲骨文、古文字学、上古史、艺术史、诗词学,乃至书画音律,至百岁高龄仍笔墨挥洒不息。他还通晓英语、法语、日语等多国语言文字,出版著作六十余部,著述3000万言,代表作有《殷代贞卜人物通考》《词集考》《敦煌书法丛刊》等。这些成就,离不开他“万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的人生观,要先立德、立品,再做学问、做艺术。他为人低调谦和,面对“大师”的光环,他说:“呵,大师?我是大猪吧。”(潮汕方言“大师”与“大猪”谐音)。2018年2月6日,饶宗颐于香港逝世,享年101岁。 - 01:6
“东方之笔”张大千丨那年今日
5月10日,是书画家张大千的诞辰。张大千,原名正权,别号大千居士,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颇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家,在绘画、书法、篆刻、诗词方面均有造诣。早期研习古人书画,后旅居海外,主攻山水画。画风工写结合,晚期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开创了泼墨泼彩的新风格。曾两度执教于南京大学(时称中央大学),担任艺术系教授。在亚、欧、美举办了大量画展,蜚声国际,被誉为“当今最负盛名之国画大师”。 - 01:41
怀念一代诗人汪国真丨那年今日
2023年4月26日,是诗人、书画家汪国真先生逝世八周年。他生于北京,祖籍厦门,1982年毕业于暨南大学中文系。汪国真的诗歌,明白晓畅,蕴含哲理,充满了青春与阳光。今天,一起来重温这些温暖清浅的文字。 艮岳遗珠看不足,但留风月伴斯园
在苏州这个人间天堂,几乎每一个园林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故事在园子里留下痕迹,又赋予园林以生命。 古银杏华盖亭亭,残叶年年飘落、满地翻黄,冠云峰跨过千年的历史烟云飘然孑立。故园独处,书画自娱,不欲知秦汉以后事…… (本文首发于2022年10月20日《南方周末》)海东隐士宋刚庵
刚庵青年时坚拒赴日留学或参加日人举行的展览来求取富贵,中年成名后仍淡泊名利,最后无偿捐献土地房屋创建书艺馆以服务民众,自己则箪食瓢饮终老于简陋的小屋。刚庵的所作所为,无愧于其号中的那个“刚”字。终生古衣古貌的宋刚庵在现代社会中鹤立鸡群,他是一位真正的海东隐士。 (本文首发于2021年9月16日《南方周末》)四百年一次的机遇
(本文首发于2021年2月25日《南方周末》)书画船长
(本文首发于2020年12月10日《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