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里没有算法,只有人和人的注意力”:中国戏剧的未来在哪里?
“中国戏剧的未来,就是我们这些人?怎么会这样呢?” 明明是一个失败、错误的时刻,但在剧场里,化成了非常美妙的瞬间。 -
“一言难尽”念高士 | 人来人往
多年来高先生不但对中西文化交流贡献良多,经他穿针引线而促成的文化盛事更不知凡几,例如抗战时期为协助赛珍珠推广中国戏剧到百老汇而翻译了老舍的《桃李春风》;介绍张爱玲跟夏志清相识;为白先勇翻译《台北人》担任导航手等,因此,高克毅不但“志高”气昂,更堪称“文化高士”而无愧。 -
独角戏,中国戏剧人的“当众孤独”
“现实点说,就是因为疫情比较难攒人,这几年大家都在做独角戏,独角戏好生存。” 王子川念念不忘在爱丁堡看过的独角戏《奥德赛》,演员站在一束定点光里,天上地下地讲,一气演了60分钟。“他也不留各种口,运动员一样的表演方式,节奏就是笃笃笃笃……你看他演戏好爽,体力真好。他虽然在那个小光圈里,但是他制造了一个巨大的空间给你看。” -
为什么一群英国人要排演《赵氏孤儿》?
有着“中国版《哈姆雷特》”之称的《赵氏孤儿》可以说是历史上第一部被西方人翻译的中国戏剧作品。 -
中国戏剧《乌合之众》在德国
“看《乌合之众》的德国观众因误读而来,又带着各自的理解和对中国的思考而去,不也很好吗?” -
生机勃勃,乱七八糟 2013年的中国戏剧
一切的预料都在预料之外。谁能想到,经济大势之外,2013年的“八项规定”,会直接影响演出市场的格局,大型电视晚会减少,戏曲、民族唱法演出缩水,整体演出行业缩水20%,但是话剧市场上涨10%。“原因很简单,大家没其他戏可看了,只能看话剧了。”国家话剧团导演田沁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
演员海清看电视
生机勃勃,乱七八糟。林克欢对2013中国戏剧的评价,同样适用于整个文化行当。一切的预料都在预料之外。陈丹青看到的是担忧:从业者适应了环境,熟练地绕过种种真实。海清看到的也是担忧:喂虫子观众能吃饱,喂饲料观众能吃饱,喂石子,观众怎么还是照样吃? -
导演郭小男和他的戏剧乌托邦
郭小男是有民国情结的。他一直在追求中国戏剧的精神,“有人负责快餐面,但是有人得做鲍鱼。我追求的,是浓郁的、深厚的、表达中国艺术的戏。”在他眼里,这种雅致的气韵,只有在民国才能找到。 -
我的高潮给了谁?
孟京辉认定IN,其实就是西方的主旋律。OFF,就是边缘的、颠覆的、先锋的,更有意思,更好玩。而阿维尼翁戏剧节最初吸引他的,正是其OFF部分。 -
一个年轻戏剧人的“一意孤行”
在王翀看来,中国戏剧人在1980年代也做过类似工作,不过后来尝试中断了。只要不捡起传统,中国戏剧就只能做西方的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