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分裂加剧,德国新总理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
德国正处于一个十字路口,默茨的艰苦之路刚开始。默茨扛着一系列挑战,如何重新评估其难民收治政策、老牌工业国家如何重拾经济活力,以及德国是否能继续担任欧盟的领头羊? “这次选举本应该更聚焦于终结德国经济模式,比如改变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等问题。”默茨的经济策略从未明确是有利于富人、中产阶级,还是普通人。“我们应该向富人征税,德国的富人太多了,可能每次游说团体还是将(征税)目标放在面包店和普通人身上。”程羽黑的2024年度书单
我的一个朋友说,“中产阶级”这个词让她浑身不自在,暗含着硬撑面子的谴责和必须体面的期盼,一听这四个字,就像笑话中被问及晚上是把长胡子放在被子外面还是里面的老人,觉都睡不安稳了。港中大(深圳)人文社科学院副院长陈捷:特朗普要“清理‘华盛顿’泥潭”
一是对特朗普忠诚,二是与特朗普意识形态理念保持一致。提名名单里的人,毫无例外都具有这两个突出特点。 一部分美国中产阶级认为,现行的制度对他们来讲没什么好处,他们要寻求新的出路。这个出路不在体制内,而是在体制外,而体制外谁来代表呢?就是特朗普。这是他们的基本逻辑。 如果特朗普改变一中政策,会动摇中美关系的根基,等于和中国彻底决裂,将带来经济、军事和外交上的巨大负面影响。这个风险太大,我不认为他已做好准备。“在中国永远都不够卖”:东南亚“榴莲战”背后丨智库视点
由于越南榴莲的加入,2023年中国全年榴莲进口量涨幅空前。 中国国内不断壮大的中产阶级以及中国政府对东南亚农产品的开放政策,共同刺激了中国的榴莲消费。与此同时,不少东南亚榴莲种植户也因此成为百万富翁。地球之船,新墨西哥州的诺亚方舟?
近年来,随着世界局势动荡不安,全球气候变化频繁,越来越多的“生存主义者”横空出世,他们开始为不可预知的灾难做准备。硅谷的富豪们热衷于把冷战时期的地下建筑改造成末日掩体,但这往往耗资巨大。作为纽约、旧金山这些大城市中产阶级的想法则是,不如在新墨西哥荒野建造避难屋。 谁曾料到,新墨西哥的沙漠曾经忙于进行核武器测试,现在这里又成为人们躲避大灾难(包括核灾难)的避世天堂?全球经济疲弱之下,奢侈品巨头老板为何反成世界首富?
对高端富人来说,购买奢侈品是一个日常行为。但这个行为会影响到其他阶层。人们对奢侈品的认知、需求欲望,受他们常在电影中看到的、在短视频中刷到的、在广告中看到的内容的影响,将高端富人的奢侈品消费,视作一种幸福的象征,这会拖拽普通人、中产阶级,建立一个更高的消费目标,产生“拖拽效应”。在面子观念的作用下,这种拖拽甚至带有一定强制性。反过来,正是中产阶级建立了这种目标,奢侈品才变得有炫耀意义。努力模仿上层生活:中产窘迫之源
中产努力模仿着上层的生活,衣着饮食、兴趣爱好。钢琴、骑马、登山、出国留学等昂贵的消费,中产咬咬牙,也能省钱去实现。与此同时,这也成了中产的痛苦之源。北方家庭寒冬寻桃源,来到洗浴中心丨记者过年
身穿“汗蒸服”席地而坐者有之,围桌而餐者有之,打牌的、聊天的、刷手机的,各行其是好不热闹。这场景让我想起岭南的茶楼,二者都有一种“大隐隐于市”的气质。 露营、滑雪、潜水等中产阶级爱好,主要参与者是年轻人和中年人。而在洗浴中心,目力所及,几乎所有消费者皆为扶老携幼的“全家总动员”。LV抛弃中产阶级?其实这届打工人早已忙着“捡破烂”
关于LV将通过提价逐步剔除个人年收入300万以下的“无收入群体”,以保证品牌高端性的消息引发热议,虽然该消息未经证实,但从近年“中古”“vintage”等词语的流行可看出,这届打工人早为自己找好了奢侈品代餐。 “知道”(nz_zhidao)跟你谈谈,为什么年轻人之间刮起了一股“中古风”。“围剿” 避税天堂
在苹果的启发下,“爱尔兰双层三明治”几乎成为跨国企业避税的代名词,在拥有知识产权的公司中相当流行,尤其是IT行业。 “以前追踪税源,根据的是人流、物流、资金流。数字经济下,实物没了,人流也用不着,如果你用的还是加密货币,那就连资金流也查不到。” 在过去几十年里,大规模的企业税收减免帮助跨国企业积累了不可思议的资金。与此同时,国会只能通过提高工资税来支撑预算,相当于美国中产阶级为此埋单。 (本文首发于2021年7月15日《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