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分裂加剧,德国新总理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
德国正处于一个十字路口,默茨的艰苦之路刚开始。默茨扛着一系列挑战,如何重新评估其难民收治政策、老牌工业国家如何重拾经济活力,以及德国是否能继续担任欧盟的领头羊?
“这次选举本应该更聚焦于终结德国经济模式,比如改变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等问题。”默茨的经济策略从未明确是有利于富人、中产阶级,还是普通人。“我们应该向富人征税,德国的富人太多了,可能每次游说团体还是将(征税)目标放在面包店和普通人身上。”
发自:德国柏林、慕尼黑
责任编辑:姚忆江
慕尼黑零下的寒气裹着街灯昏黄的光,四十多岁的苏珊娜(Susanne)将一张蓝色反战游行传单塞到南方周末记者手中。这位“慕尼黑站起来吧”组织的志愿者,耐心地解释起下一场游行的时间,试图多招募几位新伙伴。
“反战只是他们嘴上说说。”忽然,身侧一位戴着耳钉、头发微卷的德国青年扭头向南方周末记者甩来一句话。年轻人瞥了眼苏珊娜手中的传单,满脸不屑。
“你是极右翼吗?”苏珊娜一脸不悦,似乎下一秒就要发火。街头往来嘈杂,两人陷入观点“争论”。
在德国,民意的分裂随处可见。
它就像2025年2月23日德国大选的投票地图,东部的被极右翼德国选择党(AfD)浅蓝色覆盖,西部被弗里德里希·默茨领导的中右翼联盟党(CDU/CSU)占据。少数点状散落的绿色、红色斑点显示出左翼绿党、社会民主党(SPD)在城市中保持领先。
不出所料,连续数月民调支持率近30%的默茨领导联盟党(CDU/CSU)赢得德国联邦大选,获得28.5%得票率。按正常流程,4月底之前,默茨将顺利接过下一任德国总理的接力棒。
“这是一次非常情绪化的大选。竞选期间,一系列难民治安问题叠加连续三年的经济发展混乱、俄乌冲突的外部安全隐患等因素,德国社会涌现出战后前所未有的反抗、反思、反叛力量。”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员、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理事长姜锋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德国正处于一个十字路口,默茨的艰苦之路刚开始。默茨扛着一系列挑战,如何重新评估其难民收治政策、老牌工业国家如何重拾经济活力,以及德国是否能继续担任欧盟的领头羊?
2025年2月14日慕尼黑安全会议首日,默茨与慕安会新一任主席、前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交流。图/慕安会
不会“独立于美国”?
“外面的世界不会等我们。”默茨在2月23日庆祝基民盟在德国议会选举中获胜时说。
默茨出生并长期居住在德国西部绍尔兰地区的布里隆,他与父亲均是律师,并成为基督教民主联盟(CDU)一员。1989年,33岁的默茨代表基民盟当选欧洲议会议员。五年后,默茨进入德国联邦议会,以演讲犀利闻名,在议会党团中具有一定声量。
默茨是德国“铁娘子”、前总理安格拉·默克尔的党内竞争对手。2000年,默茨与默克尔的竞争失利,退出政坛、转投商界,曾担任德国安永、证券交易所和贝莱德等多家企业董事。
默克尔放弃党内竞选后,2018年,默茨重返基民盟,党内建制派称其“傲慢”“报复心强”。2022年,默茨在第三次党内竞选中成为基民盟主席。
默茨试图“树立一个新的基民盟形象”。他在竞选中提出了减税、减少500亿欧元社会支出的政纲,还承诺实施更严格的移民政策,并“恢复民族自豪感”。
“尽管1月底他与选择党联合推动了限制移民协议。但2月上旬,我在一场记者会上见到默茨时,他的态度却变得非常中立。”德国《日报》主编温柯曼在交流时向南方周末记者透露。
竞选尾声时,默茨已经拒绝与选择党组成联合政府。身高近两米的默茨试图给人留下平易近人的印象,比如弯腰与选民沟通。“默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现得温文尔雅,富有人格魅力。”一些在柏林竞选现场接触过默茨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校对:星歌
159****1110
一过得不好就要搞事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