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人因造谣大熊猫遭虐待被捕:“饭圈文化”请远离国宝丨快评
嫌疑人先制造“虐待大熊猫”“把大熊猫卖到国外”的稻草人,顺势抢占“保护国宝”“保护动物”的道德制高点,然后在线上编造传播谣言,线下将大熊猫研究保护专家自行认定为坏人围攻谩骂。而在这一切的背后,是直播打赏盈利的利益驱动。“熊猫饭圈之乱”也并非孤例。三女子机场向歌手泼水被行政处罚:不容饭圈文化肆意挑战公共秩序 | 快评
本案中三名当事女子的行为不仅涉嫌违法犯罪,更是再次提醒狂飙不加节制的“饭圈文化”,是时候有所节制、知所进退了。无论哪一种“文化”,都应当为自己为他人都留出适当的空间,谨守人际交往的边界与距离。大熊猫添添被“取精”致肠子脱出?病态的“饭圈文化”向国宝下手了
即使是毫无生物学常识和解剖学经验的人也能毫不费力地发现,照片中熊猫下体所谓“脱出的肠子”其实就是大熊猫的外生殖器。 “饭圈”这一次并没有像往常一样以某个明星或某部影视剧集结起来开始“互撕”大战,而是令人意外地将动物话题作为了新的集结地,用“大熊猫”取代了“哥哥”,成为了新的“爱豆”,并围绕着“爱豆”展开了新一轮党同伐异。明星航班信息被贩卖,某些恶俗的饭圈文化或涉嫌犯罪
(本文首发于2021年12月9日《南方周末》)谁是“饭圈”文化背后的操纵者
明星维权姿势,为何从发律师函纷纷转向报警?
“吴亦凡事件”给饭圈文化与粉丝文化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除了少数“脑残粉”还在抱团“救哥哥”,不少粉丝开始反思自己的追星历程,主动脱离饭圈,不再追星。再加上各平台更为重视对病态追星行为的清理,娱乐圈的乱象开始有了被遏止的迹象。在此基础上,明星应该更为慎重同时也更为大胆地使用报警手段,把自身从一地鸡毛的造谣土壤中择出来,把时间与精力更多地用于专业方面,以作品而非流量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