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账本”提前晒,有啥新变化?
4月2日,102个中央部门预算集中向社会公开了“国家账本”。“各级政府要过紧日子”的提法正在一一兑现,根据《政府工作报告》“一般性支出压减 5%以上、‘三公’经费再压减3%左右”的要求,不少部门主动加码,在当好“铁公鸡”之余也打好了“铁算盘”。去年中央"三公"经费支出43.6亿元 公车支出大幅减少
受国务院委托,财政部部长刘昆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关于2017年中央决算的报告。报告显示,2017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合计43.6亿元,比预算数减少17.87亿元。当中央少花了1068亿
2013年中央决算报告显示,中央财政支出罕见地只完成了预算的98.5%。上一次出现类似情况,要追溯到25年前。钱为什么没花完?哪些钱没花出去?三公消费在其中贡献了多少?没花出去的钱怎么办?数字表情(20130725)
2013年7月18日,九十多个中央部门集中公布2012年决算报告。所有中央部门这年的“三公”支出,总共74.25亿元,比预算数减少5.59亿元。一共有87个中央部门公布了“三公”支出,大部分都有压缩,比如国税总局减少了7400万。但也有二十多个部门这项支出增加,比如增幅最大的国家发改委,支出4948万元,比上年增幅达44.72%,且超出当年预算14.33%。政府紧日子必须“紧人”
三公经费总量虽然大,但只占了整个行政经费支出的一成,大头还是给公职人员开的薪水福利和办公经费。时下,有些地方政府,一方面喊穷,什么工资发不出、办公经费无着落,另一方面机构精简一届一届往下拖,谁也不愿落骂名。2012年中央三公经费合计74.25亿元
2012年,中央部门三公支出合计74.25亿元,比预算数减少5.59亿元,比2011年的决算数(93.64亿元)减少了接近20亿元。不过,审计长刘家义指出,一些部门存在转嫁费用的问题。例如,审计署审计的45个中央部门中,审计发现转嫁给其他单位出国费用550.13万元。“三公”治理六十年
“尽管公开方式还有改进余地”,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说,但进步已经不小,毕竟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三公”消费一直存在,却对老百姓讳莫如深。相当长时期内,并无“三公”的提法,相关费用支出,被囊括进了行政经费之中。政府机关晒“三公”成硬规定
国务院日前通过《机关事务管理条例》,对各级政府及其部门机关定期预算制定、公布“三公”消费支出做出了规定,对违反条例的具体情形及所需承担的法律责任作了界定。这是目前我国首个专门规范机关事务管理活动的行政法规,该条例自2012年10月1日起施行。数字表情(20120705)
2012年6月27日,财政部部长作2011年中央决算报告时公布,去年中央行政单位“三公”经费支出合计93.64亿元,比去年94.7亿略有下降。2011年中央三公经费支出93.64亿
6月27日,人大常委会听取了国务院关于2011年中央决算的报告。报告显示,2011年中央单位“三公经费”支出93.46亿元,比2010年减少1.24亿元。其中,出国(境)经费19.77亿元,车辆购置及运行费59.15亿元,公务接待费14.7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