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49
空间里的松弛感,哪些城市能给你?
- 02:2
温州,新晋“黑马”背后的舒适之道
上海:超大城市如何让人“坐得住”
超大城市不仅能“跑得快”,更能“坐得下”。陆铭:城市发展需要适应代际变化,多问问年轻人要什么
一线城市把成本做得越高,一些对成本比较敏感的企业,就越会往新一线和二线城市搬。正好新一线、二线落户几乎没有限制,大家发现杭州的政策是“来了就是杭州人”。 伴随着代际的变革,90后、00后会逐渐成为消费的主体。2040年是90后50岁的时代,00后40岁的时代。我们今天讲城市发展,是讲中长期发展,不是讲今天和明天,所以要少讲我喜欢什么,多问问年轻人要什么,这里有非常明显的代际变化。57城公共空间体验榜2024:空间里的松弛感,哪些城市能给你?
什么是自己的活法?这个问题的答案决定着“理想之城”的面貌。 南方周末城市(区域)研究中心连续第五年,试图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通过近30个量化指标,从生活舒适、市民引力、市民待遇和公共空间体验四个维度观察当今中国诸城现状,找寻城市发展范本。既关注通勤时间的分秒必争,也关注驻足空间的绿地诗意;既仰望城市天际线的高度,也试图描摹精神穹顶的弧度。 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理想之城”从来不是只有唯一解。 当抛出“公共空间为谁而存在?”这一问题时,答案早已嵌入城市的肌理。城市公共空间从“规模扩张”到“品质跃迁”的进化之路,始终揭示一个核心命题:城市的灵魂,在于能否为每个个体提供呼吸的缝隙。 公园里沉浸式秀场、听海图书馆的涛声伴读、缩短至5分钟的老年候车时间……这些具体而微的“人性褶皱”,才是城市真正的算法。 无论是AI赋能还是文化浸润,理想公共空间的终极答案,始终是“让每个个体在流动的城市中锚定归属”。南方周末城市(区域)研究中心推出《57城公共空间体验榜2024》,寻找中国“优质公共空间之城”。- 专题
理想之城榜
特舒适的温州
既要能搞钱,也要过得舒坦。这样的城市谁不想要? 生活舒适度“一般一般,全国第三”的温州,似乎越来越符合这样的期待。据南方周末研究院早前发布的57城生活舒适榜2024,温州在其中位列第三,相较上年提升了5个位次。新晋“黑马”的背后,是温州在通勤有因、安居有法和生财有道三个维度的均衡发力。 “舒适”二字中,藏着一个如何特别的温州?“云贵川菜+Bistro”,地方风味的全球化试验场
万物皆可Bistro?57城生活舒适榜2024:江浙城市逆袭一线 谁在靠“舒适感”争夺人才?
- 专题
园区潮涌锦官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