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动是应对气候危机的根本 南方周末中国企业双碳行动力榜(2021/2022)解读
2022年11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COP27)在埃及沙姆沙伊赫举办,本次大会被称为“落实的COP”,大会敦促各国在COP26成果的基础上,将气候雄心和气候承诺落实为气候行动。 2022年10月27日,中国生态环境部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2年度报告》,阐述了关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7次缔约方大会的基本立场和主张,再次聚焦行动与落实,提出真正有效应对气候变化依靠的是落实,而不是口号。 从彰显气候雄心到聚焦务实行动,在当前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企业对气候问题虽有共识,但在策略及实践层面,行动差异较大。人们逐渐开始关注,争相发布的净零承诺是否符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将升温限制在1.5℃的情景?企业发布净零承诺后是否言出必行、是否制定了与其脱碳目标相匹配的战略行动?气候雄心与行动之间是否存在“洗碳”(Carbonwashing)的空间? 为跟踪、研究中国企业及外资在华企业对双碳战略的响应以及绿色低碳转型现状,南方周末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发起了“中国企业双碳行动力”调研项目,聚焦于低碳转型大浪潮下的企业双碳行动。 (本文首发于2023年2月2日《南方周末》) -
COP26中国代表团:应对气候变化,以实则治丨抉择2021
约50人的COP26中国代表团、不同领域的官员和学者,在英国格拉斯哥亲历了种种抉择,而这只是中国在“碳中和元年”行动的一瞬。中国的理念是“以实则治”,一旦作出承诺必须拿出时间表、路线图。喊喊漂亮口号,没有任何意义,只能是“老实人吃亏”。 (本文首发于2021年12月30日《南方周末》新年特刊·抉择) -
疫情以来最大规模的线下国际会议开幕,难的不只是防疫
COP26预计总共将有超过2万人参会,冒险线下相聚,是因为线上谈判的效果实在糟糕。 评估减排力度、完成《巴黎协定》实施细则的谈判、落实气候资金承诺,这是COP26三项最紧迫的目标,同时也是最具争议的老话题——历届气候大会扯皮已久,一次次把难题留给第二年。 11月1日的领导人峰会上,英国首相约翰逊以苏格兰最著名的“儿子”——007特工詹姆斯·邦德的比喻开场,希望人类能够拆除气候危机的炸弹;美国总统拜登为上届美国政府退出《巴黎协定》表达歉意;印度总理莫迪提出到2070年实现碳中和,这个不太具有雄心的目标成为当天的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