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曾是被家长劝说去上中职的孩子丨记者手记
小红书上,每十个选择中本贯通或者“3+4”的家庭中,差不多有9个半都在上海,他们大多拥有不错的家庭条件,能享受到的社会资本或是教育资源也算上乘。 时间倒回三四十年,去读中职、大专,学门技术再去工厂可能是一条不错的出路,但现在,对绝大多数家庭来说,通过高考进入大学,从而获得进入就业市场继续内卷的敲门砖才是既定目标。除了“高考工厂”,衡水还盛产“阅卷机”
除了“斯巴达方阵”一样的跑操,给这位老师留下更深刻印象的是衡水中学“试卷批改不隔夜”的传统,她认为是光标阅读机的作用,“建议学校给各年级办公室安装读卡机”。 在衡水,机读卡甚至演化出一门单独的生意。一箱机读卡约1万张,2008年后的兴盛时期,工厂一年能卖出3万箱,衡水中学能买一千箱左右。 光标阅读机诞生不久,很快又出现了网上阅卷系统:周测当天就出考试成绩,不但知道本班成绩,还知道同年级、同系列同学的成绩。 (本文首发于2021年7月1日《南方周末》)疫情影响下的毛坦厂:安静备考低调送考
毛坦厂因高考而驰名,被称为“亚洲最大的高考工厂”。媒体曾称该镇是一座单一产业城镇,出产大量大学生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毛坦厂中学首设“上海班”:招收300人,学杂费6万起
项目推动者反复强调,毛中的宿舍没有插座,封闭于其中的学生再也不会受到手机的干扰。这击中了不少家长的痛点。 “毛坦厂中学的教学管理模式和上海生源能够碰撞出耀眼的成绩,上海残酷的中考竞争和高达29%的一本率决定了上海复读生的生源质量较高,考上重点大学的概率也更大。 ”议教 | “高考工厂”为何仍有巨大市场?
一个明明错误的教育怪胎,不仅没有人制止,反而却有巨大的市场,成为部分人趋之若鹜的选择。这究竟是为什么?衡水模式vs高效课堂
上学期,我所就读的中学派了一批老师去衡水中学参观学习。他们深受震撼,返回后便建议将其推广于学校,但因多种因素而作罢。本学期,学校引进了连云港市海头中学的“高效课堂”模式。“衡水模式”是机械的流水线式的教学模式,而“高效课堂”是自主探索获取知识的模式。衡水中学的“封神”之路:超级高考工厂
2013年河北省高考几乎是衡水中学的独奏表演,衡中独占清华北大招生人数的80%、全省600分以上考生的五分之一。但围绕衡中的质疑和获得的成绩一样巨大。完全可以把衡水中学当做一家工厂来看待。从早上5点半到晚上10点10分,时间安排具体到分钟。成绩、德行、卫生全部纳入“量化管理”,包括“男女生频繁交往”、发呆、吃零食等都属扣分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