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干部酒后殴打妻子致死!警方凌晨通报
-
一个档案袋装一生:看不见的材料,剪不断的烦恼
广州大学南方治理研究院院长陈潭在16年前就形容人事档案是“说起来重要,排起来次要,忙起来忘掉,用起来需要”。 南方周末记者采访了10个曾与人事档案发生“纠葛”的人。从高校学生到机关干部,发生在升学、工作调动、退休等各个阶段,甚至最早可追溯至改革开放初期,至今没能解决。 一位在湖北经营档案代办业务的商家坦承,要存自持档案“主要是和一些人才市场合作”:“你没有资源的话,肯定是没办法存进去的。” -
密集调研的省委书记们,都在关注什么?丨时政周报
2023年已有17名中管干部落马。 国务院研究室原副主任陈祖新担任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成员。 一周内,郑州大学、青海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3所“双一流”高校掌门人调整。 -
高校开除作弊学生被判败诉,为何多因“程序问题”?
2012年-2021年间,共有62份与因作弊而被开除学籍、取消学位相关的判决书。其中,有28份判决支持了学生的诉求。 62份判决书中,鲜少针对学生的作弊行为本身进行认定。华东政法大学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邹荣认为,这是近年行政诉讼中的一个趋势,“避实就虚,不对实体进行判决”。 邹荣认为,不论是给予学生处分,还是对于试读期的规定,中国高校往往参照干部管理的方式管理学生,“在育人的目标之下,大学应该更有人文关怀的精神”。 -
山西警界新动向:多名市级公安局长转任省属高校副校长
调整频次之密集、调整方向之集中,过去并不多见。除了去高校,还有公安系统的厅级干部转岗省文物局。 -
红色地标丨延安时期的“窑洞大学”
大批文化名人、青年人奔赴延安。那时,共产党对抗战干部的需要也尤为迫切,迅速培养这些青年, 成了培养干部最有效的途径。已有的抗日军政大学已不能满足需要,急需新办一批学校。 张闻天这样的高级干部曾留学西方,对国外高校学科化教育更为青睐。大刀阔斧地搞专业教育,备受关注,却也招来批评,批评者认为学校应该按照社会实际需要来办学。 国共两党又出现大规模摩擦,国民政府停发了给共产党军队的军饷,并开始经济封锁。边区经济困难,来延青年人数骤减,前线又需要干部,1939年,中共中央开始有计划地组织延安的学校向外分流发展。 (本文首发于2021年4月22日《南方周末》) -
一个月多名厅级干部被查 陕西加大高校反腐力度
目前,陕西省纪委监委正积极推进高校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以促进主体责任、监督责任贯通协同、形成合力,完善监督体系,提升监督成效。 -
“该免职的必须免职” 四川整顿学生干部官僚作风
有学者认为高校学生干部曾被部分人想象成日后能“当大官”,纵使这些想象可能越来越难兑现,但对于某些学生来说,仍愿将其视作获取资源的一条途径。 -
“心里要时刻装着老百姓”
“我们的干部无论职务多高,都是群众中的一员,心里要时刻装着老百姓。”张德江说。秉持执政为民的理念,张德江从高校领导岗位走上仕途,经过多个地方和中央职位历练,连任两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在11月15日举行的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现年66岁的张德江当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进入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层。 -
陈吉宁出任清华校长
清华大学2月20日换帅,“60后”陈吉宁接替顾秉林担任校长。因年龄原因,顾秉林不再担任清华大学校长职务。48岁的陈吉宁是中国目前较年轻的部属高校校长之一。“从清华大学成长起来的优秀中青年专家和领导干部”;“头脑清醒,思维敏捷,治校办学理念清晰,创新意识较强,有国际化办学视野”是中组部选中其出任清华校长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