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门赌王吕志和去世,“没有故事就是我的故事”
11月11日晚,港交所信息发布平台发布了银河娱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公告:董事会沉痛宣布,银娱之主席兼执行董事吕志和博士于2024年11月7日安详辞世,享年95岁。 吕志和生于1929年1月,祖籍广东江门,是香港著名实业家、慈善家和社会活动家。吕志和于1955年创立嘉华集团,多年来积极参与本地填海、筑路、隧道工程及机场建设等,被誉为香港“石矿大王”。 2014年,吕志和财富曾一度超越地产大亨李嘉诚,成为当时的亚洲首富。 2015年,吕志和创办了“吕志和奖——世界文明奖”,致力于表彰在促进世界资源可持续发展、提升人类福祉、倡导积极正面的人生观、提升正能量以振奋人心等方面作出杰出贡献的个体或团体。历届获奖者包括“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的解振华、坚守敦煌莫高窟的考古学家樊锦诗等。 本文首发于2016年,《南方人物周刊》独家专访吕志和,当时他说对首富、澳门新赌王这些标签并不感冒,在他心里“没有故事就是我的故事”。 -
“冒险家的游戏”:中国房东日本“淘金”
“在日本投资房地产,快速变现方式有很多种。”做旅馆、做民宿、做学生寮,这三类回报率比较高。购房的中国人中,香港人的比例很高,内地人占了两成。紧俏的时候,客户们“拿着现金排队”。 日本是土地私有制的国家。房子的年数再老,土地依然保值,甚至还会继续升值。因此,房价和租金水平也有一定稳定性。王启源喜欢把低于市场价的房子收回来,无论租多少钱,“都是赚的”。 多位受访“房东”提醒,投资需谨慎,“如果对日本地产没有足够了解,大概率会被‘割韭菜’”。 -
叶檀:四大家族二代全面接班,香港地产时代翻页
香港地产四大家族崛起,本质上是顺应经济大势,逃不过土地供应,推高地价,坐地收租的套路。地产二代们能守住家业并不容易。香港楼市终将成为注脚,等待下一代们续写。 -
过江龙和本地蛟
尽管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但88岁寿辰之前特别安排的专访中,李嘉诚仍刻意展示了他那仅值250美元的西铁城手表。当然,彭博电视记者也又一次确认一个事实——这块日本货永远比真实时间拨快半小时。“即使我忘记了某个约会,无论我在香港任何地方,我半个小时就能到达。”李说。 -
郭鹤年的中国生意选择题
“92岁的郭鹤年也在考虑出售部分内地及香港的房地产资产”,迅速在内地网媒演化成了惊悚的标题:“中国楼市,又一个首富要逃跑”。继“李嘉诚风波”后,郭鹤年这位东南亚华裔大亨也迅速被媒体的聚光灯包围。 -
香港楼市涨太凶 政府欲推地降温
“现在香港的楼市可以形容为鸡飞狗跳。”深圳中原地产总经理郑叔伦对南方周末记者说。上半年的房价上涨得太厉害,让他和多位打算购买房产的朋友都在“持币观望”。 -
万达今日上市 王健林未能成首富
12月23日,万达商业地产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挂版交易。招股价最终定于每股48港元,融资高达288亿港元,为香港今年募资规模最大的IPO。 -
雅居乐卷入贪腐漩涡?
20年前,出身寒门的陈氏兄弟从中山市起步,逐渐将雅居乐打造成一家年销售额数百亿的香港上市公司。在押宝旅游地产、进入云南市场后,陈氏卷入贪腐漩涡。现在,雅居乐的资金链也变得岌岌可危。 -
大亨的“黄昏”之愁
打开福布斯香港富豪排行榜,垂老的气息扑面而来。排在前四位、财富总值700亿美元的香港大亨们,平均年龄73岁,而“长和系”李嘉诚、新世界集团郑裕彤和恒基地产李兆基的平均年龄,则已达85岁。遗嘱、信托、上市、基金会,富豪们选择这样的方式来解决分家的烦恼。 -
四川重建中学被拆
香港特区政府四川重建组组长麦齐光5月18日在接受香港商业电台节目时被问及,由香港特区政府和教联联合拨款400万兴建的四川“绵阳紫荆民族中学”,是否在落成不足一年后,被征地改建成地产项目。麦齐光对此回应承认是有这样的问题。至于学校是否保得住,麦齐光说要由有关部门回答,但四川省已另外安排地方,让学校300多名学生继续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