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市场局”:一场有迹可循的改革
根据地方改革经验,“大市场局”除了办公厅、人事等综合部门整合、药品单列管理之外,与食品安全监管相关的内设机构将是重点。 -
三年食药改革,为何徘徊岔路
食药改革进入第三年,有些地方却弱化了食品安全监管职能。面对多地“三合一”的改革模式,食药官员抱怨:“地方政府没有理解改革初衷”。但地方政府却自诉苦衷。 -
陕西渭南:改革样本翻烧饼?
渭南陷入了中国式改革困局:极少数改革因高层重视推向全国,部分改革因“下改上不改”被迫调整,更多的改革因僵化的制度和行政考核指标而走回头路。政府试图通过增减职能或撤并机构解决问题,最终却沦为部门利益争夺。 -
先管鸡还是先管蛋
奥巴马誓言组建一个独立的食品安全管理机构。这个议会提案已经持续16年。美国业内人士担心,只有危机能驱动改革。 -
“不能指望改革刚一年就解决所有食品安全问题”
发达地区担心基层食品安全监管力量不足,欠发达地区却连基本的监管力量都没有。因此广西食药改革新增的编制大多分给乡镇街道。 -
食品安全早晚要出事?
对基层地方政府而言,短痛是,如果不搞市场局模式,改革就会无限期地拖延;长痛是搞了市场局,就会出现食药监管弱化、专业性不够等问题。一些地方政府想先治标,后治本。先合并,然后再解决专业性问题。 -
“如果连食品安全都管不好”
本轮食药改革中,海南是唯一实施省以下垂直管理的省份。为什么食品安全由地方政府负总责还要搞垂直管理,因为海南的工商、地税过去搞属地管理,有过教训。此次改革也显示出垂直管理的某些优越性。 -
市场局横空出世,食药改革何去何从?
本轮改革的初衷是按管药品的方法来管食品。然而组建市场局的结果,是用管普通产品质量的方法来管食品。前者着眼于公共安全,后者定位于维护市场秩序,两者的定位截然不同。以公众的食品安全为代价,来化解机构改革中的矛盾。这个时间之长、过程之艰难,已经超出了改革设计者和实践者的预期和忍耐。 -
“机构改革三五年后,食品安全乱象将有很大改观”
“在机构改革之前,一个食品十多个部门在管,要谈管好食品,那是一句空话。” -
独家披露新轮食药改革“三定”方案
食药总局人员编制300余人,拟设司局17个。地方配套改革的指导意见最迟本周内下发,整体原则是,由地方政府负责主导改革的实施。食药系统将实行属地管理模式。为避免地方保护主义干扰的可能性,食药总局拟新设10名稽查专员,专司检查督查地方食品安全执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