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实现碳中和?牵住能源牛鼻子
第四次工业革命是智能化的时代,对于能源而言就是脱碳的时代,主要靠两件事,一是需求侧极致能效,二是供给侧无碳能源。 碳中和目标下,需颠倒现在的能源结构,非化石能源则要提速发展,其中核电倍增、水电要尽快收尾、风电10倍增、太阳能发电20倍增。而当非连续电力占80%以上之时,必须要发展储能技术。 能源转型是一场深刻、系统的社会变革。因此,经济发展模式、能源供应模式、终端消费模式以及我们的生活模式,四个“轮子”要一同转动。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有多少骗术?
最为常见的“倒卖路条”方式,就是获得建设指标的企业,成立壳公司,将建设指标打包放置在该公司,最后由购买方收购壳公司,从而获得“路条”。 “补贴是中央财政埋单,地方上光伏、风电项目的积极性就更高了。” 可再生新能源发电装机量远超规划,带来的直接挑战是补贴资金需求大幅增加。据中电联报告,截至2019年年底,补贴拖欠金额已经达到3273亿。二十大代表风采丨武钢:新时代的风电追梦人
绿电交易迈出关键一步,企业愿意购买吗?
风电光伏项目投资热潮已持续多年,如今政策发力点从鼓励投资建设绿电转向消费绿电。 目前除了重视环保、需要塑造良好品牌形象的大型企业外,大部分企业缺乏参与绿电交易的动力。雄安,成长进行时:“把城市轻轻放进这片空间”
此刻,谁也无法下结论,这将会是一座怎样的城市。可以预估的是,这是一座会自我学习的城市。和雄安的千年使命相比,规划和建设的四年,是这座城市重要的成长期,未来则有无限可能。 规划师首要考虑的,不是哪里可以建设,而是哪里不能建设。“先植绿护绿,后建城,把城市轻轻放进这片蓝绿空间。” 来自首都的一些机构已在雄安次第安家。著名的“三校一院”中,北海幼儿园、史家胡同小学、北京四中校舍已经封顶,宣武医院还在建设。 未来生活在雄安的人,抬头看不见麻雀在电线杆上多嘴,因为电线都被巧妙地安置在了地下。 350公里之外的张北,大风推动风机转动,这些远道而来的风电点亮了雄安的灯。 (本文首发于2021年7月1日《南方周末》)乌镇互联网大会声音:“工业互联网”如何改变制造业?
我们每年服装行业有9000亿库存,数控机床只有35%的开机率,我们风电的弃电率仍然很高,各种设备资源配置的效率还是比较低。 制造业企业今天面临决策有四个转变,一是对需求、场景洞察;二是数据+算法的数据驱动;三是全链路;四是高频创新、持续迭代。分散式风电:下一个蓝海
玉门:“弃城”16年
十六年前, 玉门启动市政搬迁以摆脱对石油的依赖,在中国所有资源型城市中,它是唯一以这种方式来进行“转型”的。 迁城之后,玉门曾“举全市之力”发展风电产业,然而限于种种制约,风电对该市经济总量的贡献仍十分有限,石油及相关产业目前仍是玉门经济的支柱产业。 2018年,玉门在老市区建成了铁人干部学院, “填补了西北地区干部红色教育培训的空白”。河南文物局回应风电破坏文物案:楚长城保护存惑,保留追责权利
“楚长城走向虽然在2012年就已经确定,但直到去年才出保护范围。现在,我们已经着手制定楚长城整体的保护规划。”河南风电项目破坏“楚长城”调查
因为“在省保单位楚长城遗址附近施工有关问题”,这个河南省重点风电建设项目已经停工一年有余。近日河南省文物局已下达了一份意见,“经过鉴别,受风电项目影响的墙体不属于楚长城。” “发展风电、光伏项目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环境,如果因为发展新能源破坏了环境,这就跟发展新能源的初衷背道而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