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年人的假性“阅读障碍”:该如何重新唤起阅读兴趣?
阅读进入不了状态,眼球总是一不小心触碰到某个“返回”键,两三行文字来来回回,似乎比写下文字的作者更艰难。坐到最合适的灯光下阅读,纸张反射回来的光线也抵不过手机屏幕的光亮…… -
“阅读超纲”“学习超纲”是谬论:当随兴趣指引,岂可自我设限?
“超纲”的原意,是指考试超出了教学内容,必须用尚未教授的高年级知识才能解答。这是规范教育者的行为原则,“超纲考试”应该避免。但哪有限制学生学习更多知识的道理?教学大纲,是教育的基线,是用来兜底的,而非上限,哪有把一般课程当做教育天花板、不许逾越、禁止优秀人才超越的道理? -
哪些书可以用于催眠(字面意思)?
最好是一种让人比较有兴趣阅读的书,但又不会引起特别浓烈的兴趣,其中内容名目要繁多,关系要零散,而且稍有一些难度,每读一个部分就无形中消灭掉一些集中的清醒意识,最后实在支撑不住,自然会眼皮打架,合眼即睡。 (本文首发于2020年12月10日《南方周末》) -
02:22
首个广佛同城公共图书馆 颜值惊艳本领高
2020年8月25日,位于广东佛山地铁金融高新区站的“阅读家”图书馆开始试营业,这是首个实现了广州和佛山两地图书馆读者系统对接的公共图书馆。 正面一堵16.2米高的书墙是全馆设计最大亮点,读者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的同时,仿佛来到了一个充满想象的魔法世界。 图书馆方面希望通过营造有格调的空间,增进市民对于阅读的兴趣,在这里找到一本心仪好书。 -
阅读经典会有更大的收获
在很大程度上讲,读书是一件很私人化的事情。每个人都有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有自己的阅读偏好和体验。除了在朋友之间或者在课堂上,大家一般不讨论自己的阅读习惯,不交流自己的“秘密书架”。近些年,有人倡导公共阅读,不仅是为了让阅读公共化,而且是为了普及常识、提升公共关怀。在这种意义上说,阅读还真值得交流。 -
“如果让我上一堂理想的语文课,会把学生吓跑”:《同一堂课》第二季的代课老师们
“阅读社会与自然的时候,我们必须建立起自己的发现。留心的人跟不留心的人不一样,成语说‘聚沙成塔’,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都是这个意思。如果从小开始有这样的兴趣,逐渐积累,就变得非常丰厚了。” -
童话大王郑渊洁批评作家进校售书,点名曹文轩
“名人课堂”和“图书营销”界限似乎还不明晰 -
孩子丧失了阅读兴趣
孩子原有的阅读与探究问题的热情,是如何一步步丧失的? -
阅读兴趣是这样激发的
我有一套“四眼田鸡小马诺林系列丛书”(共七本,西班牙作家林多著)。我一边读一边跟学生介绍,读到有趣的情节,就分享给他们,吊足他们的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