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围堵反催收黑产“攻防战”
最近逃废债中介们换了个更顺口的名字——“反催收联盟”,以法务咨询为名义代理客户与机构进行债务交涉和维权,核心仍是向债务人传授减免息差、延期还款“技巧”,教唆、煽动债务人主动逃避债务,并借以牟利。 监管的原意是为符合条件者提供贷款优惠政策,而在反催收机构眼里,成了另一种默许“欠银行的钱可以少还甚至不还”。 深圳、福建、浙江等多地监管机构在提及“非法代理投诉”风险时,都不约而同谈到了闹访行为,即“唆使消费者无视合同约定,捏造事实,向金融监管、信访等部门投诉,阻止消费者与金融机构、监管部门开展有效沟通,并以缠访闹访等手段施压达到目的”。 (本文首发于2022年6月16日《南方周末》) -
一起诬告陷害案背后:令纪委“头疼”的上访
相关材料显示,是道县监委向公安机关移交材料之后,被举报的何子显才“匿名”向公安机关报案。 道县监委委员赵太华:达不到目的就给各级纪委寄信,一年寄几十上百封,搞得纪委“很头痛”,“他无休止地上访,搞得整个(县)纪委的人都围着这个事转”。 道县公、检、法、司四部门:对诉求已解决到位但仍缠访、闹访的人员,坚决依法打击,决不手软,起到“打击一个,警示一群,教育一片”的社会效果。 -
中央政法委:禁止因闹访影响案件裁定
中央政法委近日出台关于切实防止冤假错案的指导意见,对审判环节疑罪从无原则、证据裁判原则等作了重申性规定,并就司法人员办案质量终身负责提出明确要求。意见强调,不能因舆论炒作、当事人及其亲属闹访和“限时破案”等压力,作出违反法律规定的裁判和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