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深挖黑恶势力“保护伞” 排查涉黑涉恶腐败问题线索196件
云南省宣威市纪检监察机关收到公安机关移送的线索,对宛水街道柳林居委会党总支副书记谭汝佐、居委会副主任钱国朝、第十小组组长王廷钢、十二党支部书记王欠邦、党员王定坤5人进行立案,严查是否存在涉黑涉恶腐败问题。 -
想起邓小平批示的军报内参
大跃进年代,曾有《人民日报》记者因为写内参、讲真话,被打成“右倾机会主义分子”,遭了大罪。我入行时,军报正猛批“假大空”,不过公开报道还有强大惯性,基本上是好人好事和工作经验。内参不同,领导要求我们调查基层问题,如实反映干部战士呼声。 -
“突破禁区”如何成为热语
观察“禁区”这个词在中国媒体上的语义变迁,特别是它在1977-1979年的变迁,心头别有滋味。“突破禁区”,不是空洞的政治口号,它和千千万万人的自由乃至生命密切相连。 -
历史转折释放天性
。一位朋友甚至在我那本基希的书上用英文题词:Overstep! You can! I believe!(超越!你能的!我相信!)真是豪情万丈。天性被释放,向往被释放,是的,这就是记忆中的历史转折。 -
一堂课让你更理解“公共”
从2007年至2014年,我在香港大学开过5次公共课。“我们对中国的历史知道太少”,许多香港同学这么感慨。1957年发生了什么?1960年发生了什么?1966年发生了什么?……借着传媒的历史,他们和我“一同走过从前”。 -
香港的大学“公共”课
-
一九四二, 虚构与真实
1992年,在《农民日报》工作的刘震云回到故乡河南延津县魏邱乡李恩村采访。他是应好友钱钢之约,为《二十世纪中国重灾百录》一书写1942年的河南旱灾。在家乡的寻访中,刘震云遇到了郭有运老人。老人成了电影《一九四二》里范姓地主的原型:一家人上路逃荒,死的死散的散,两百多天后,只剩老东家自己。 -
专访《20世纪中国重灾百录》主编钱钢
1989年,钱钢到了《中国地震报》,不久,报纸更名为《中国减灾报》。筹备改版期间,钱钢试图建立一个中国灾害历史数据库,确定了20世纪中国发生的一百个重大自然灾害的目录,分别约请科学家、记者、作家撰写当年的灾害事件。其中,老家在河南的刘震云写1942年河南大旱,莫言写1927年山东蝗灾。几年后,项目完成,莫言写出了《蝗虫奇谈》,刘震云写出了《温故一九四二》。1999年,《20世纪中国重灾百录》出版。 -
【阅读】我们在谈什么(23) (从74841复制)
每当小贩问题成为焦点,媒体、社团、政党、议员都会发表大量意见,包括“贩管”本身。有时食环署在接到市民投诉时,将责任推给前线执法人员,“贩管”的工会也会站出来替自己说话。 -
【阅读】我们在谈什么(10) (从74823复制)
“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民众对于政府和政府官员总是会有意见的,或好或坏,这便是民意;读书人对于当局和当轴者,也总是会有看法的,或好或坏,存则在心,发则为气,这便是士气。社会是否健康,国家是否稳定,就看民意和士气能不能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