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量子计算机到脑机接口,科幻与现实的界限模糊不清
很多科学家认为:人脑就是能在常温下运行的生物架构量子计算机。人脑的工作机制不同于0、1二进制的电子计算机(所谓“非黑即白”),而更多是在“混沌”模式下,瞬间做出极为复杂的判断与选择,匪夷所思又巧夺天工、浑然天成。“科学技术的进步将决定21世纪的地缘政治格局”丨科创要闻
“在历史上,出口管制对国家安全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重要。科学技术的进步将决定21世纪的地缘政治格局,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等颠覆性技术将处于最前沿。”量子计算机或将埋葬比特币
量子计算对现有加密技术的碾压,会把支撑比特币的信心击得粉碎。若是比特币所代表的技术被市场认为是完全过时的,其货币信用也将大打折扣。量子计算机的第一步
法国物理学家塞尔日·阿罗什(Serge Haroche)和美国物理学家戴维·维因兰(David Wineland),由于“独立发明和发展了测量和操纵单个粒子的同时,又保持其量子性质的方法”而获得2012年诺贝尔物理奖。瑞典皇家科学院认为,“他们的突破性方法使该研究领域向着建造基于量子物理的新型超快计算机迈出了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