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特丨《坠落的审判》背后的经济学-社会科学问题
当我们不再纠结于道德审判,而把注意力更多放在理想因何而坠落的社会和经济因素上,有助于我们以更平和的心态思考如何避免悲剧的发生。 -
执业医师法首修:专家呼吁完善禁业制度
上海市律协医疗卫生业务研究委员会主任卢意光:草案没有解决执业医师法与刑法难以衔接的问题。 有业内人士认为,“医师职业道德”与“医学伦理”属于道德范畴,在没有标准的情况下,以违反职业道德与医学伦理为由惩罚医生,就变成道德审判,既不可行也不可取。 -
【南瓜学堂】当事人对“听院士讲座睡觉”的一点思考
“92岁院士台上演讲 90后学生台下睡觉”这类新闻报道令作为当事人的我脊背发凉。相关报道有意无意忽略了一些事实,对90后学生作出了“道德审判”。个人以为,这种“未审先判”的做法有待商榷。 -
“坏人”的权利 ——从李某某案说开去
李某某案,与之前的唐慧案等一样:舆论反应激烈、一边倒地声讨“强势者”。但是,法律若不保护“坏人”的权利,“好人”的权利也很可能无法得到保障。一边倒地无限声援弱势者、声讨强势者,最具道德美感,但又不用负责任,其危害可能很严重。 -
被舆论误导的杜克大学轮奸案
2006年,一名被媒体塑造成悲情母亲的被“强奸”舞女,最后居然承认了通奸事实,引发美国媒体、学界乃至社会的反思与检讨。发生在美国的这起案件尤其是后来的检讨,值得中国司法机关、学者和民众参考。一边倒地站在所谓弱者一边,对“有权有势”的所谓上层强者未审先判,对为强者辩护的人进行道德审判和人身攻击,都是不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