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城市里的小背篓:通勤在地铁里的“背篓族”
一条“背篓专线”,连接着城市与乡村的人间烟火。 -
40公里/小时:非机动车道上的“速度与激情”
国内仅有深圳、贵阳等少数地方规定了自行车的限速标准——时速15公里。专家呼吁,可将骑行分为以通勤为主的日常骑行和以锻炼竞技为主的运动骑行,二者区分管理。 两轮车的被动防护最高效直接的方式就是正确佩戴符合标准的安全头盔。一位北京自行车运动组织者在活动通知中写了三遍自戴头盔,但活动当天仍有三分之一的人没有佩戴,甚至有骑行者觉得头盔提供的“只算保险、不是安全”。 每当遇到有学骑车的家长,北京大学体育教研部副教授卢福泉就会问他们是否愿意让孩子骑车上学,得到的回答往往是否定。原因有两点:一是学校没有开设自行车课程;二是糟糕的道路交通环境。 -
01:18
父亲送女儿上班两人溺亡,细节回放决定生死的两个半小时丨重现
8月19日凌晨,暴雨突袭大连,造成一对父女意外死亡。到早上6点半雨停时,许多人还在睡梦中。这场急雨酿成的悲剧,有太多细节令人扼腕,更敲响了警钟。 据警方调查,两人均符合溺亡特征。女生24岁,上班通勤需要坐班车,父亲通常骑电动车送她到班车站点后,她再搭车。目击者拍摄的视频显示,路面积水没过电动车座椅后,二人曾伸手试图扒住一辆客车车尾自救,结果直接被急流卷入车底。 -
“空中的士”广州首飞,打飞的时代要来了?
未来,低空经济的发展将从很多方面改变人们的生活模式。一方面,无人机配送所代表的新型物流,已经成为现实,另一方面,随着飞行汽车的出现,在通勤、旅行、救援等方面,都将为人们带来新的方式和体验。 -
部分城市陆续解禁摩托车:有利于消费,也能降低社会出行成本
近年来,随着大环境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解禁摩托车。2017年西安悄然解禁摩托车,成为全国首个摩托车解禁城市。此外,廊坊、济南、青岛等城市也陆续解禁摩托车。解除摩托车的限禁政策,能满足公众的通勤需求,不仅有利于消费,也能降低社会出行成本,综合来看,是有利的。解除对摩托车的限制和禁令,将极大释放摩托车消费潜力,推动产业发展。 -
01:53
当有钱人整顿爱马仕,奶茶袋早成包界顶流丨新消费搭子
论实用性,一些轻奢包还不如普通奶茶包,如今各式各样的奶茶外卖袋正被年轻人爆改成日常通勤包。 -
爆单成为国民顶流,泼天的富贵怎么就轮到它了?
不过,马面裙真的能日常上班通勤?马面裙的穿着要确保裙门朝正、裙摆平齐,而非闭合设计的裙门和又长又重的裙摆带来了走光和上厕所困难的问题,常被网友吐槽“好看但不方便”。 -
01:8
最新年度数据:广州平均通勤38.6分钟、地铁客流强度全国第一
广佛同城有惊喜。 -
雪夜通勤路上,两节车厢分离:亲历北京地铁突发事故
灯光很快恢复了。巨大的冲击下,尹平一下被甩得平移了四五个座位,好在没有摔到地上,也没有受伤。不少手机、耳机、眼镜也跟着从车厢第一道门飞到了第三道门。座椅边缘的玻璃裂了,金属扶手也弯了。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官方微博于21时26分称,昌平线事故中已发现30余人受伤,无人员死亡,伤者也已送医,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北京地铁微博亦为事故致歉。 -
改进算法、设计机器人、优化干细胞分化,AI真可以!丨科创要闻
如果说苹果Vision Pro吹响上周全球最嘹亮的创新号角,肾癌创新药、全球首款XBB新冠疫苗、第四款植入式左心室辅助系统、最大规模氢能通勤大巴车交付、全国一体化算力算网调度平台、三安光电与意法半导体联合建厂则是中国科创的喷涌。 新型全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弹性陶瓷塑料让我们看到人类智慧在结构和材料领域的新突破,AlphaDev革新计算基础的排序算法、ChatGPT设计了机器人、基于机器学习的多能干细胞分化系统,人工智能还将在哪些应用领域给我们带来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