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完成的户外比赛:8天8场被取消或熔断
风和日丽的人间四月天本是户外赛事的最佳时机,但据南方周末记者统计,4月13-21日,8天时间内,全国有8场越野跑、马拉松、自行车等户外比赛因强对流等极端天气遭取消或熔断。 冲锋衣已被暴雨打透,像丝绸般紧紧黏在身上。除了头灯的光亮,四周黑漆漆一片,前不着村,后不着店,雷公仿佛在后面紧紧追赶,令廖洪涛感到害怕。跑了约三公里后,突然出现了一座寺庙,“得救了!”无神论的他禁不住感恩。 “我能理解熔断,但不满赛事方只发了一个冷冰冰的公告,没有做任何解释说明。”郑永明认为,在信息对称方面,赛事方可以做得更好。 -
户外赛事的2022:“在黑暗中醒来”
在疫情波动和2021年白银越野赛事故的双重打击下,中国的户外赛事一度迎来至暗时刻。无论户外运动爱好者还是赛事主办者,都要在一个充满不确定的环境下,为自己的爱好或事业寻找新的落地方式。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
白银赛悲剧后,越野跑这一年:跑者仓皇
白银越野赛后,魏彪有一种“从梦中惊醒”的感觉,“突然意识到,去比赛还有可能出现生命安全问题”。幸存者许滢初减少了参加长距离越野跑的次数,日常跑山时天气稍有变化就想退缩。 “赏金跑者”赵国虎曾经一个月能跑六七场比赛,而现在一个月一场都不到。2021年,仅靠跑步,赵国虎“基本上没有收入”,不得不在一家健身房兼职做教练。 受疫情影响,2021年崇礼越野赛取消了。2022年能否如期举办,成为行业复苏的风向标。“大家不光是等着了,简直就是在祈祷和祝福了。” (本文首发于2022年4月14日《南方周末》) -
01:57
救下越野跑者后,常生村牧羊人想走出阴霾
21名跑者不幸遇难的“5·22黄河石林越野赛”,将地处黄河西岸、独山北麓的常生村,带进公众视线。援救遇险的跑者,是常生村牧羊人们的本能选择。但在那一晚之后,如何走出内心的阴霾,成为了他们的漫长功课。 -
救下越野跑者后,常生村牧羊人想走出阴霾丨抉择2021
援救遇险的越野跑者,是常生村牧羊人们的本能选择。但在那一晚之后,如何走出内心的阴霾,成为了他们的漫长功课。有获救跑者在数月后重回常生村,带来直播电商的路子,报答牧羊人的善意。 (本文首发于2021年12月30日《南方周末》新年特刊·抉择) -
体育总局跨界跨项选材这四年:练攀岩的没有采药人,但有采药人后代
很多采药人年纪偏大,选拔组于是“从遗传的角度”推测,“祖辈都是从事这个行业,后辈也许会有一些适应性,特别是张家界、湘西、永州、郴州这些重点地区”。 相较于中国传统的基层、省市、国家,即“三级”竞技人才的选拔培养,跨界跨项选材模式“更接近西方国家的分散体制选材”。 曾为长距离跑选手的陈德根和刘荣胜在男子15公里越野滑雪比赛中分别获得第三、第四的名次,但来自云南的他俩在2019年才见到雪,“上雪时间只有短短六个月”。 (本文首发于2021年8月26日《南方周末》) -
体育总局:暂停山地越野、戈壁穿越、翼装飞行、超长距离跑等赛事
-
白银越野跑之痛: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赛事营销困境
如何成就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第二次生命? -
夺命越野跑:21名选手遇难,参与者称保障不足
这场越野赛在行内人看来属于入门级别。李明认为,大家觉得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好跑而一窝蜂参与,忽略了户外极限运动的危险性和西北地区的各种不确定因素。 爬升赛段路况变难,风力也逐渐增强,并伴随下雨和冰雹。许多参赛选手仅身着短袖短裤,有人在此基础上搭了一件防晒衣。冲锋衣、保暖衣裤等并未被主办方列入强制装备。 早在2019年,李明就曾递交了完善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赛程保障的意见书,提出了包括交通、补给点、志愿者、路标及医护人员等内容的建议,但至今未获回复。 -
跑上贫民窟
11月6日,首届“跑上贫民窟”越野赛在里约热内卢举行,百余名贫民窟的居民参加了此次比赛的服务工作,组织者希望借此赛事增加贫民窟居民与外界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