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行业两张千万级罚单揭示了什么?|金融合规月榜
一个月两张千万级罚单,银行业合规再成焦点。其中,个人消费贷款违规用于置换他行按揭贷款和理财资金投向两个案由引发高度关注。 在大型银行为降低负债成本而暂停定期存单业务和降低存款利率的同时,一些小银行在为争取更多存款而违规“努力”。 -
事关近4000万学生,谁动了农村学生的营养餐补贴?
截至2018年,全国有29个省(区、市)共计1642个县实施了营养改善计划。 挪用专项资金是最常见的违规行为。云南省姚安县、山西省山阴县都曾公布资金挪用情况。 地方政府挪用资金被审计部门发现后,需悉数补回,部分地方又出现了挪用其他资金来归还挪用款项的情况。 -
国务院2023年审计报告:移送重大问题线索310多件,涉及1200多人
78户企业或个人通过违规借用资质、伪造资料、围标串标等方式,中标35 个县的101个农村学生营养餐项目。 522个项目279.24亿元债券募集资金当年即闲置或被挪用。 2户企业通过股权代持、虚假合资等方式,帮助870户民企挂靠为假国企。 -
牧羊犬数据大扩容,房贷“假首付”再现丨金融合规榜
牧羊犬平台数据顺利大扩容,数据来源扩至9家机构。 农商行无论是罚金还是罚单量依然高居各类型机构第一。 招商银行涉及的违规办理“假首付”个人按揭贷款问题、汉口银行涉及的理财资金间接投资本行信贷资产问题和中信银行涉及的基金销售业务人员资质管理不到位问题均曾在2023年出现,但在2024一季度未曾发生。 -
揭示问题与整改同样重要:28省份审计报告中的财政难题
公布审计报告的28个省份中,有22个地方都出现了同样的问题——挪用资金,其中包括挪用义务教育经费。 内蒙古审计报告中写到,“1个市本级及3个旗区违规向企业出借资金45.85亿元”。河北也有4市违规向企业出借资金10.68亿元。 专项债属于政府投资项目,参与审批的政府部门多达二十多个。如果有一个部门不同意,项目就不能开工建设。即使专项债资金到位,也没办法使用,容易造成闲置。 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与审计揭示问题“上半篇文章”同样重要,必须一体推进。 -
重庆审计:6家失信企业获得财政补助,177所学校挪用义务教育资金
4个区县隐匿结转结余5.9亿元。 1.04亿元财政资金到位后,13支创业种子基金三年内未实际投入项目。 8个区县的177所学校,违规将生均公用经费、培训经费等3307.76万元资金,用于日常运行等支出。 -
内蒙古审计:挪用义务教育经费2.65亿元,18名公职人员入股银行
42个旗县9.91亿元义务教育经费滞留,致使改善办学条件等项目无法实施或不能按期完成。21个旗县挪用义务教育经费2.65亿元,用于弥补其他项目资金缺口。 9家金融机构虚增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10.33亿元。 某县卫健委、公安局等政府部门领导干部6人,以及12名公职人员违规入股2家农村商业银行,共计320.36万元。 -
四川审计报告:22亿元药械采购没有合同,两个县无依据收费2.51亿元
有的医院违规自行指定药械供应商采购药品耗材,共计3.09亿元;执行过期合同、未签订合同等采购药械,涉及21.74亿元。 1家金融企业未按监管规定,一年内连续向同一集团投资3个共计5.3亿元的信托项目,其中2个项目、4.8亿元成为不良资产。 在抗震救灾及灾后恢复重建上,跟踪审计416个项目,涉及资金182.8亿元,发现240个震后重建项目出问题。 -
河北审计报告:城商行违规放贷406亿,344辆公务用车被违规租赁
8家城商行违规发放贷款,包括向贷款已经逾期的客户或关系人发放贷款,以及一个辖区内的不同分支机构,给同一借款人发放贷款,涉及金额406亿元。 唐山、承德、邢台3市,3098个项目执行率低,资金未发挥效益,涉及金额43.88亿元。 中央财政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试点城市,转移支付资金24亿元,截至2023年4月,仅支付10.25亿元。河北省内的试点城市是石家庄。 -
湖北审计报告:政府违规给企业借钱,数百个政府投资项目存在问题
5个县市违规向32家企业出借财政资金,2.35亿元逾期后未收回。 33个项目在招标文件中设置限制性条款,排斥潜在投标人,或是出现中标人不符合条件但未废标等情况,涉及金额48.72亿元。 65个项目被违规转分包,涉及金额23.56亿元;有的施工单位借用其他单位资质承接工程,涉及12个项目,共计27.5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