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轻人纷纷用起“老人机”,不是因为穷
“手机成瘾”让越来越多人感到不幸福,“数字排毒”成为一种方兴未艾的亚文化潮流。在豆瓣上,“数字极简主义者”“远离屏幕计划”“反技术依赖小组”等小组吸引大量用户加入,使用功能机,成为年轻人对抗“手机成瘾”、进行“数字排毒”的重要手段。 -
02:31
“沉浸式赶集”走红:年轻人的焦虑被菜市场治好了?
在豆瓣“菜市场爱好者”小组,有超过14万“人间烟火客”,热衷于游览各地菜市场,其中南北菜市场之争是永恒的流量密码。 部分北方市场有着令人惊叹的绝美价格,一元的馅饼,一元的豆腐脑,一元一斤的大白菜...就问一元在南方市场还能买点什么?南方菜市场被描绘成“菜场界的海底捞”,切片切丝切段,去皮剔骨调味,老板致力于帮你到下锅前最后一步,而在北方菜市场随口麻烦老板削皮,得到的回复恐怕是削你的皮,为什么这届年轻人喜欢逛菜市场? -
为什么逛豆瓣的年轻人,都在便利店抱团取暖?
不知何时,便利店从“凑合一顿”变成了“美餐一顿”,越来越多人爱上了便利店,豆瓣小组聚集了二十多万的便利店“美食家”,在他们眼里,关东煮菠菜蛋糕、金枪鱼三明治等便利店美食,是打工下班之后的减压好物与“做饭糊弄学”里的核心食材。 “知道”(nz_zhidao)跟你谈谈,便利店美食为何流行。 -
36万“分手大师”,为亲密关系把脉?
劝分小组像社会变化的晴雨表,明星出轨、名人性侵案、社会新闻都可能在小组里引发震荡。 “看劝分帖能够带来即时的快感,就好像看一篇爽文。你回个帖子劝分,这个人仿佛就能从一段不幸或者无可挽回的关系里解脱出来,你就好像通过劝分,真的救了一个人一样。” (本文首发于2022年12月8日《南方周末》) -
豆瓣小组侵占事件始末: 文学小组还是饭圈阵地?
“那不勒斯四部曲”小组被卖了,现在的新主人是时代少年团的粉丝们。 一系列“清朗”行动后,豆瓣对新组的创建审核变得更严格,特别是带有娱乐属性的小组,几乎很难通过。 (本文首发于2022年8月11日《南方周末》) -
豆瓣知名小组,被停用
-
“读书的料”:农家子弟离开乡村之后
“它不是一个天赋异禀的故事,也不是一个逆袭的励志故事。它是一个农家子弟负重前行、充满了矛盾冲突和困惑挣扎的故事。” 四十多年来,传统应试教育一直处在舆论批判的中心,却又贯穿寒门学子求学始终。 随着这项研究的传播,背景相似的农家子弟慢慢靠拢,他们给程猛写信,在网站写下书评,建起豆瓣小组,彼此倾诉、共情、疗愈。 (本文首发于2021年8月19日《南方周末》) -
“劝和不劝分”已经out了,豆瓣劝分小组正在兴起?
“劝分不劝和”的吃瓜群众随处可见,但“宁教人打仔,莫教人分妻”的观念俨然已经过时。“劝分”热潮在豆瓣上可见一斑,“豆瓣劝分小组”今已集齐30万“分手大师”,网上咨询情感问题就像百度看病,“癌症”起步,分手为上策。 “知道”(nz_zhidao)跟你谈谈,人们为何这般热衷于劝别人分手。 -
“小镇做题家”是“985废物”?太妄自菲薄了
“小镇做题家”对身份的焦虑比其他小镇青年更强烈,也会有一种挥之不去的“一无所有”的感觉。因此豆瓣上没有“二流本科废物引进小组”“大专废物引进小组”,反倒是“985”的学生,以“废物”自嘲。 “知道”(nz_zhidao)跟你谈谈,“985”的学生为什么自嘲是“废物”。 -
豆瓣抠门小组出圈:为何年轻人开始热衷于省钱?
虽然知乎上“在北上广一个月没有一两万就根本活不下去“的论调给人们一种刻板印象,那就是大城市物价高,每天基本的开销好几百是很正常的。但实际上,那是人们花了很多根本没有必要的钱。 “知道”(nz_zhidao)跟你谈谈,豆瓣抠门小组为什么出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