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湘西走地鸡的“大逃杀”|记者过年
几个经过的小学生战战兢兢地问小杨:“叔叔,这是你家的鸡吗?也太恐怖了吧!”孩子们的话让他愣了一下。也许对现在的城里孩子来说,凡是在笼子外的活物,都挺恐怖的吧。在上海的保租房过年丨记者过年
保租房的租客职业多样,我的邻居中有互联网公司职员、律师,也有宠物店工作人员、房产中介、维修师傅、保洁阿姨。 和公租房、廉租房、人才公寓相比,保租房的申请条件不算高。与此对应的是,保租房的租金要高于前述住房类型,几乎和周边次新商品房住宅齐平。上高中的外甥女寒假要写历史论文丨记者过年
这些篇篇可以写博论的题目,要写多久呢,我正寻思着,外甥女说了截止日期,“最好是2月4日之前交,寒假结束之前一定要交。”给爸妈买手机,真难丨记者过年
与店员的攀谈中我发现,这些年,智能手机也出现了一些细分品类——游戏手机、拍照手机应有尽有,但很少有“老年手机”。托梦与谶纬,关于地下六合彩风潮的回忆丨记者过年
这种简单的赌博方式,经过各种人为的“赋魅”,开始变得迷雾重重。大地上的诗篇,溯源“最初的湾区”
岛上的村民似乎见多了这些天来到岛上的游客,不以为扰。这正是人与自然、本地与外来者之间最理想的样貌。艺术与生活已经不分彼此,一个图案,一句话,或者一个转角,都会让我们驻足、逗留。居民是艺术的拥有者而不是观看者,“我们”与他们保持一致的节奏,在房屋、缝隙、转角和大树下自在地呼吸,生长。 “能在蓝天大树下自由地行走,对于经历了2022年的我们,是多么的宝贵。”智能家居让家更近,而手机也会比我更了解爸妈丨记者回家
我妈是“操心命”,出门就开始担心“门关了吗”。回来看,有点远;不回来看,心里放不下。有了门窗传感器,通过手机就能看到门窗关了没,如果大门超过两分钟没有关闭,还会在手机弹窗提醒。过年酒桌上我爸开玩笑说:“现在孩子妈的手机可厉害了,我什么时候吸根烟她都知道。” “智能”难免有“智障”的时候。搬家前,我买过一个智能语音音箱,但对于爸妈帮助不大,还平添了烦恼。有次妈妈蒸包子,想让智能音箱提醒她关火,但音箱却播放起了一首名字带“观火”的歌曲。 智能家居越多,大数据对自己家也就勾勒得愈发清晰,手机App将来会比我更了解我家、我爸妈。也正是基于对隐私和安全的担忧,我没有安装家庭摄像头、智能猫眼这类物品,我想爸妈也不希望我能看到他们在家的一举一动。- 专题
微观中国 | 记者春节见闻
所有的宏观都暗藏于微观之间,每个人都在这片神奇土地上亲身感受和定义着自己心目中的中国。 - 专题
新春走基层 · 记者回家
此刻的“我”和你一样步履不停,为梦想,更为下一次更好地回家。 三个没有年味的人
这个春节,我们的记者回到各自的家乡,重新打量那些或熟悉或陌生的生命,纪录下故乡的现实图景,和那些不曾远去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