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P16的意义为何不输COP15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倒计时五个月,在COP16之前,各国需要根据《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长期目标和具体行动目标,修订或更新国家生物多样性战略和行动计划。据永续全球环境研究所(GEI)项目主任彭奎观察,目前全球提交计划的国家还不超过10个,甚至连主席国哥伦比亚都还未提交。 -
蒙特利尔15小时:全球生物多样性“新框架”诞生记
先在资金问题上突破,铺就为会谈兜底的地板,再上调保护目标力度,使地板成为撬板——这一谈判策略事后证明是解锁COP15成果的关键。 在官方闭幕时间前完成会议重点议题谈判,在环境外交史上实属罕见。 作为主席国的中国,没有强加中国元素,而是扮演诚恳搭桥人的角色,用娴熟的程序设计包容和调和了各方的分歧。 -
“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成功通过
-
开幕式原住民“抢镜”丨COP15日志①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于2022年12月7日至19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大会期间,南方周末特邀观察员将更新谈判最新进展,记录现场鲜活画面,以飨读者。12月6日,COP15举办开幕式,永续全球环境研究所(GEI)项目主任彭奎带来现场直击。 -
03:45
生态环境部生态司司长崔书红解读COP15
《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第二阶段会议将于2022年12月初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办,第一阶段会议已于2021年10月在昆明举行。中国仍然是本次大会的主席国,将协调各方,制定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崔书红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专访时表示,制定一个兼具雄心、务实、平衡和可达的框架,难度很大,呼吁世界各国能汲取过去十年人类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求同存异,相向而行。 -
从昆明调整至蒙特利尔,《生物多样性公约》COP15第二阶段会议易址
-
最成功的国际公约背后:保护臭氧层三十年,故事并没有结束
这是联合国数百个公约中唯一一个获得所有国家参与的国际公约。三十多年来,履约率达98%以上。许多国家提前实现目标,淘汰了80%以上的消耗臭氧层物质。三任联合国秘书长评价其为“迄今为止最成功的国际协定”。 中国加入《蒙特利尔议定书》30周年纪念大会上,生态环境部表示,中国在加强国际合作,建立履约机制,实施行业淘汰,注重技术创新等方面为履约贡献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制冷剂的替代之路上,温室气体是新的问题。《基加利修正案》标志着在借助蒙特利尔议定书所构建的制度框架和机制下,全球协同应对臭氧层耗损和气候变化。 (本文首发于2021年10月7日《南方周末》) -
大气臭氧层恢复还有哪些挑战?
“目前还有很多国家和地区没有大气观测的数据和排放清单。没有数据,就没有办法说明他们排放了多少,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 一些臭氧层消耗物的大气浓度或排放在增长,但它们暂未受《蒙特利尔协定书》管控。 -
中国履约淘汰臭氧层物质25万吨
“目前中国已经累计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25万多吨,实现了《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定的各阶段履约目标。” -
见闻丨史上最不靠谱的奥运会是怎么样的
曾经,蒙特利尔为了举办在1976年为期15天的奥运会,让当地纳税人承担了20年的债务。这段历史被称为“蒙特利尔陷阱”,那么如今同样债台高筑的里约奥运就应该被称为“里约自作自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