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苗绣词典:这个民族的“文字”,都在衣服上
苗绣,被称为“写在衣服上的史书”。苗族人没有发展出成熟的文字,先祖们对于宇宙万物的思考与追寻,化作绣片上繁复华丽的纹样,由母亲传给女儿,传说与信仰,由此代代相传。 在扶持与市场两条道路都走得不算顺畅的情况下,古老的苗绣手艺投下一个踽踽独行的身影。 -
“嘎牙锅” 春耕的仪式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
贵州台江不只有“村BA”,还有苗绣“守艺人”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
村BA决赛火爆全网,也复兴了苗舞、苗节与苗寨
“今年我们增加了看台,有两万多座位,但是照样不够位置。”村BA的吸引力超出村民预期,有黑龙江人自驾开车来看决赛。 球赛间歇跳的舞蹈热情奔放,被网友称之为“苗迪”。“苗迪是我们根据苗族传统舞蹈,结合东方迪斯科和现代舞创新而来的。” 台盘村不光成为球迷打卡圣地,还有高校博士生住在村里研究课题。村里游客越来越多,年轻人纷纷回村创业。 -
苗家鼓藏节:为铜鼓的灵魂献上盛大的祭祀
西江鼓藏节是13年一遇的祭祖大典。这个没有统一文字的民族,将战争与迁徙都化作了空灵、雄浑的1.5万行苗族古歌。“我们的祖先啊,顺着日落的方向走,跋山涉水来西方……”祭祀是不要忘记远古的回忆,是受尽磨难的祖先灵魂的召唤,亦是民族历史的延续。 (本文首发于2023年3月2日《南方周末》) -
参加“两会”的县官,多人是所属民族唯一代表
畲族、苗族、水族、土族、仫佬族、鄂温克族……即将参加全国人代会的代表中,县委书记、县长、旗长至少有18位。他们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少数民族居多,只有两位是汉族。 -
滇东南养鸟族
苗族人养鸟的历史众说纷纭,最早可追溯至数千年前——相传由于族群相争,苗族人战败,不得不多次迁徙,躲到深山老林,与虫鸟相伴为生。赏鸟、听鸟鸣也成了他们闲暇的日常,代代相传,流传至今。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
01:0
三门塘:古老的“露天博物馆”
三门塘村位于天柱县坌处镇清水江边,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一个古老的侗族村寨,因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民风古朴、碑刻众多,堪称北部侗族方言区露天民俗博物馆。 -
摄影家身患尿毒症仍坚持十余年拍摄数万张照片 留下中国苗族活样本
在对尧告村十几年的调查研究中,蒋建雄拍下了数万张照片,同时收集整理了有关历史变迁、文化习俗等方面的资料,完成了对于一个村落的整体描述。 -
加榜梯田的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