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访广东省发改委副主任、省能源局局长吴道闻:“稳步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
虽然煤电传统上被人们认为“不够绿色”,但在建设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时,仍需要充分发挥煤电的调节和兜底保障作用。配建一定规模的清洁高效煤电,对保障能源安全、实现能源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将更好促进“双碳”目标的实现。 研究制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加强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固体废物、畜禽污染等的协同控制,探索构建协同控制框架体系。积极推动将石化行业碳排放评价纳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达成“双碳”目标不能靠一味压减排放,还需要攻关绿色低碳技术。 -
AI控制核聚变,终极能源有多远?
科创要闻2022年第六期(2月11日-20日) -
义乌限电:“世界工厂”为何陷入撕扯
浙江解决发电问题,主要是依靠火电,上马了很多煤电项目。因为煤电见效快,从建造到生产的周期一般是18—24个月。 尽管浙江开始控制火电,但是近年来,浙江开始上马石化等高耗能项目,再度令“双控”“减煤”压力倍增。 “涨一个点的GDP,需要0.95个能源需求总量的增速,‘相关性非常紧密,这就是经济增速和能源消费控制之间存在的矛盾’。” (本文首发于2020年12月24日《南方周末》) -
2013央企反腐风暴:“老虎和苍蝇一起打”
根据官方公开披露的信息,蒋洁敏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共中央委员”级别的第三位“落马”央企高管。反腐风暴从金融业转移到中移动,再到中石油。电信、能源领域都是由两三家巨无霸央企通过行政垄断的方式控制市场,产业链上下游各业务环节都可能存在寻租机会。 -
北京明年购车摇号指标净减9万
根据北京市政府发布的《北京市2013-2017年机动车排放污染控制工作方案》任务分解表,2014年起,北京小汽车摇号指标将从目前每年24万个缩水至15万个;其中,新能源车的配比率将逐年递增,分别为2万个、3万个、6万个和6万个。普通小汽车的则逐年收紧,到2017年每年非新能源车的配比量仅为9万辆。 -
隐形石油富豪的“年代”
随着中石油窝案的爆发,王国巨和他的能源王国也被列入了调查名单。以外资身份拿下中石油的体量庞大的合作项目,再腾挪送上香港资本市场。借由这条财富通道,王国巨变身为控制两家上市公司、坐拥百亿资产的隐形大亨,旗下公司董事会中则出现了多位内地石油系统人士的身影。 -
国企有多吃香?垄断业的暴利
金融、能源、电力等行业完全被国企所控制。对私企的进入设置了较多政策性门槛。魏桥事件弄得沸沸扬扬,山东魏桥集团自建电厂向外供电,价格比国家电网低1/3,利润还颇丰。垄断损害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这是经济学常识。 -
能源消费总量指标,推不动?
为何能源消费总量“天花板”会如此神秘?在过去的一年内,各省份又是如何与中央博弈?在拉锯战中,总量控制的方案是妥协还是务实? -
英北海漏油情况得到控制
英国政府相关部门和壳牌石油公司8月17日分别发布公报说,上周在北海油田发生的原油泄漏事故已经得到控制。对于漏油造成的影响,能源与气候变化部的公报说,现有信息表明泄漏原油不会抵达岸边,并会逐渐天然消散。 -
整肃警报频发 “陆上三峡”风驰电掣
为了控制风电建设节奏,国家能源局连发两道通知整肃号称“陆上三峡”的酒泉风电基地。然而对石油资源面临枯竭,经济发展缓慢的酒泉而言,“酒泉风速度”并不会慢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