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国学人如何看民国学术?| 学术边上
总得来看,陈寅恪、胡适、钱穆诸人,对其自身所处时代的评价都不高。尤其钱氏,更如鲁迅笔下的九斤老太,只觉得“一代不如一代”。 -
林建刚评《目加田诚北平日记》:“这本书的注释让人敬佩”
读此书的注释,乃是一大乐趣。一书在手,北平知识人的社会交际与娱乐享受,也就活灵活现展现于眼前了。 -
陈寅恪著作的标点符号
陈寅恪1941年写定的《唐代政治史略稿》,并不存在胡适批评的“标点尤懒”问题。可惜阴差阳错,这本书稿寄出后,陈寅恪以为丢失了,遂请人用初稿“拼凑成书”,这是他正式出版的第一本书。此后陈寅恪的视力每况愈下,终至完全失明。几十年后蒋天枢主编《陈寅恪文集》,“以《元白诗笺证稿》为楷模,不许越雷池一步”,甚至原稿有“书名专名之符号”的,也“一概取消”了。上海古籍出版社在编辑《陈寅恪文集》时,充分尊重了陈寅恪的意愿,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了补救。 ——编者 (本文首发于2020年7月2日《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