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放育儿补贴,用真金白银提振生育丨快评
实际上,社会化养老,也是“所有人的子女养所有人的父母”,退休老人所需要的所有商品和服务,都是由正在工作的年轻人提供的。如果没有了年轻人,没有了工作者,退休老人账号里再多的钱,也不过是一个符号,无法买到需要的养老服务。全国人大代表谈育儿补贴:建立多部门数据共享的信息管理平台
李君的设想是,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建立育儿补助信息管理平台。通过与民政、公安、教育、医保等部门的数据共享,精准识别二孩、三孩家庭。 申请补贴的流程也可以简化,实行线上申请、审核。还应加强补助资金监管,并将育儿补助政策与其他生育支持政策相结合,形成政策合力。育儿补贴要来了;药品集采首现政府工作报告|周一健
2025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优化药品集采政策,强化质量评估和监管,让人民群众用药更放心”。真金白银促生育丨报告解读
“育儿补贴虽然是一种积极的政策信号,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生育率下降的趋势。”杨成钢指出,生育决策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育儿成本、女性职业发展、家庭照顾负担等,“补贴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经济压力,但无法解决所有问题。”政府工作报告丨制定促进生育政策,发放育儿补贴
延迟退休之后,日本老人如何度过“无退休生活”?
“不要抱怨养老金不够用,或者这把年纪还得工作,而要想‘我还能继续干’,这种意识很重要。” “希望国家为迷失的一代提供补贴,就像育儿补贴那样。我们不是用完即弃的棋子。”生个孩子能领多少钱?全国育儿补贴政策一览
每月几百元,领到生育补贴有多难?
目前各地自行探索发放的育儿补贴标准并不一致,部分地方的补贴金额较低,且申领条件中对夫妻双方户籍、社保缴纳情况、新生儿出生时间有较多限制。 “生育就像一个金字塔,有了一孩才能有二孩和三孩,如果只把生育补贴的重点放在三孩上,那政策可能就会像一个被束之高阁的花瓶。” “各地应着力构建全生命周期的生育友好政策,不仅包括生育、养育和教育,还应包括婚恋、住房、医疗、就业、税收、养老等整个生命周期的一条龙的支持政策。” (本文首发于2023年5月18日《南方周末》)人是万物的尺度,生育率关乎价值观
育儿补贴是降生育成本,但生育成本再怎么降,只要生育收益上不来,对城市居民生育率的提振意义有限。生育收益包括金钱收益与非金钱收益,前者主要是养儿防老的考量,但社会化养老给了大家“自己给自己养老,不需要子女养老”的错觉,已经极大削弱了这一诱因;后者是天伦之乐与履行家庭责任的成就感、圆满感,需要特定的理念、价值观才能维护 (本文首发于2023年4月20日《南方周末》)长沙育儿补贴惠及“三孩及以上”:改变观念导向需拿出切实诚意丨快评
通过生育补贴降低生养的直接成本,在全面三孩政策落地之后,各地纷纷尝试、蔚然成风,值得观察。目前尝试者有经济发达的地方,也有经济落后的中西部,补贴有额度可观的,也有象征性的。其中,对经济落后地区或经济紧张人群提供额度可观的补贴,很可能对于提升生育率会较为显著。当然,生育补贴的初衷还是生养出更多的未来生产者,而不是纯福利消费者,补贴力度与范围如何控制,颇为考验政策及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