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辅导名师”成绩造假,荒诞剧凸显考研应试化积弊
研究生考试的应试色彩越来越重,考研辅导成了应试教育的极致案例。考研辅导,不会从培养学术兴趣和学术能力入手,而是单纯教学生如何应对研究生考试,考出高分。全国人大代表祝响响:鼓励在职中小学教师提升学历
“在职老师不可能抛下现有的教育教学工作,孤注一掷去考研。单独招生、单独划线、单独录取,就是采取比较灵活的方式,让这个群体觉得有一条路走得通。”考公、失业、追梦……在上海图书馆度过冬天
失业者寻找慰藉,求职者追逐梦想,创业者寻找人才,青年学生为未来努力备考……他们在上海图书馆抵御寒冬、蛰伏等待、重启人生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考研已经退烧,考公考编会退烧吗?丨开年十大猜⑦
答案:不会,一个阶段内还会继续烧下去。 (本文首发于2025年1月2日《南方周末》)报名人数连降,考研“遇冷”下的变与不变丨周末同频
考公愈热考研变冷:“性价比”背后的因与果丨快评
近年来,读研究生的“性价比”下降了不少。从收益看,现在硕士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不见得比本科生好,甚至出现了倒挂。据某互联网招聘平台发布的《2024年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2024年,硕博学历应届毕业生工作offer获得率较2023年下降12.3%,而本科毕业生的offer获得率则高于研究生。尤其非“双一流”高校就业“学历倒挂”的现象更为突出,非“双一流”学校硕博毕业生offer获得率,比一般高校本科毕业生的offer获得率低10.7%。报名人数连续两年下降,考研热迎来历史拐点丨议教
考研报名人数连续两年显著下降,意味着一个疯狂考研的历史阶段终告一段落,新一代人更理智了。这是一次重大转折,更重要的,是一种进步。考研倒计时一个月,12月21日开考,388万人报名
从自命题到统考,考研大变局
中游高校用统考卷的比较多,一头一尾的学校自命题居多。好的学校目的是选拔人才,自命题难度很高。而尾部高校采用自命题是为了招揽生源。 研究生本应是选拔性考试,更加开放的题目和多元综合的考评方式,才能选拔出理想的生源。但初试用同一张卷子,更多考的是应试能力,“要求学生在大学期间还要像准备高考那样去卷,使得大学高中化”。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在即:“考研辅导”不能取代本科教育丨快评
为了在招生竞争中获得一定的优势,避免因为招不够学生而关门,有些高校把研究生录取率高当成了吸引学生的“亮点”:你高考时成绩不佳,无法考取更好的学校,那来我们这里,我们可以让你本科毕业后考上名校的研究生。 要提高学生就业率,从根本上应该适应市场的需要来设置专业,按照市场需要进行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