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公、失业、追梦……在上海图书馆度过冬天
失业者寻找慰藉,求职者追逐梦想,创业者寻找人才,青年学生为未来努力备考……他们在上海图书馆抵御寒冬、蛰伏等待、重启人生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考研已经退烧,考公考编会退烧吗?丨开年十大猜⑦
答案:不会,一个阶段内还会继续烧下去。 (本文首发于2025年1月2日《南方周末》)绩溪县“政府夜市”火了:近距离体察社情民意、消解陌生与隔阂丨快评
公职人员的一粥一饭皆从纳税人而来。近距离引导服务“政府夜市”,本身就是极好的了解民情的方式。不妨设想这样一种场景:一个刚毕业就考公进入政府部门工作的年轻人,每天下班都在“政府夜市”驻足停留,顺手买点农副产品,近距离与摊贩接触,了解实时的物价水平,那么就能获得第一手的基层经验,知道民众关心的民生议题,这样的话在制定公共政策时就不至于想当然与不切实际。考公愈热考研变冷:“性价比”背后的因与果丨快评
近年来,读研究生的“性价比”下降了不少。从收益看,现在硕士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不见得比本科生好,甚至出现了倒挂。据某互联网招聘平台发布的《2024年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2024年,硕博学历应届毕业生工作offer获得率较2023年下降12.3%,而本科毕业生的offer获得率则高于研究生。尤其非“双一流”高校就业“学历倒挂”的现象更为突出,非“双一流”学校硕博毕业生offer获得率,比一般高校本科毕业生的offer获得率低10.7%。塑形、婚介、教培、考公:“金融人”再就业
“现在婚介市场找有脱单需求的男女,比在一级市场找有融资需求的项目容易得多。” 据中国证券业协会披露的数据,截至9月5日,证券行业从业人员为34.11万人,较二季度末减少3332人,较2023年末减少1.1万人。汝州疾控41名事业编被清退,“萝卜招聘”的毒树之果理应作废丨快评
一个县级市的疾控中心,一次招聘50名工作人员,是非常少见的,不免让人有趁着疫情大肆扩编的观感。这一招聘方案是2022年8月底公告的,那时正是疫情防控紧张之刻,疾控中心有理由扩编。半年后新冠乙类乙管,一个县级疾控中心还需要那么多人手吗?尤其是在现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41个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编制,对一个县级市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因此,以程序不合规的名义,把整个招聘全部作废,也是在新形势下的合理选择。被全职考公偷走的三年:“总有人能考上,为什么不是你?”
爸妈从最开始的满怀希望,到逐渐失望,再到彻底绝望,我便成了他们情绪宣泄的出口……斯坦福博士被拟录为乡镇公务员:个人成就或阶层跃迁靠什么丨快评
一些社会的职位、权力与社会地位,并不是按照学习成绩优劣或是否名校或智力高低分配的,名校背景或智力充其量只是诸多因素之一。选调生“恶语相向”分配地:凸显当前公招“所招非人”问题 | 快评
公职就是管理众人之事,“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唯有真正在社会中锤炼过,在民营企业、竞争性行业从事过“生产性努力”,才能更好地理解社会的运行方式,了解社会大众对公共服务的期待,做好“社会管理”工作。这起不大不小的“选调生地域攻击事件”除反映了当下就业市场的形势变动之外,也凸显了公招“所招非人”的问题。因慢性病被拒录,专家建议对公考体检标准进行备案审查
“这次体检被刷,但在下一次考公体检中可能不会被查到”,但一旦起诉,她患病的事就会被公开,在一定范围内被他人知晓。 多名法学学者提出,《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的部分条款涉嫌违反了宪法、就业促进法、劳动法等上位法。 标准将“显性的歧视”标准化,并且影响范围逐渐扩大,从“公务员到事业单位再到企业”,造成制度性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