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实名制,在争论中从“幕后”走向“前台”
从各大平台已发布的公告信息不难发现,头部自媒体前台实名制已成必然。“这次没有标准的、明确的执行文件,各个平台只能基于各自的平台属性和既往的审核重点,摸索推行。” 王四新解释,由于大V往往拥有更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且不乏背景复杂、目的多样的,“前台实名制有利于这些大V增强社会责任感和风险意识、规范他们在网络空间的行为”。 “前台展示什么样的个人信息,区别还是很大的。”朱巍举例,比如一个医生大V,披露其是某科医生,可能会比披露所在单位和职务信息更能减少网暴的发生。 有关实名制的担忧中,一个议题贯穿始终:网络实名制会影响个人信息安全。相关部门也在强化对个人信息安全的保护。以真诚态度面对公共事务
匿名保护许多人,让他们能大胆、诚实说出自己的看法,不过,习惯于匿名发言的人,同时也就很少会去问简单、根本、必要的问题。如果在别人面前你不会做、觉得不应该做的,那为什么别人看不见时你就毫不迟疑地做呢?这中间有没有不一致之处?韩国网络实名制兴废记 (从67455复制)
韩国政府早在2002年就开始推行网络实名制,但实名制抑制网络暴力效果并不显著。2011年8月,韩国政府鉴于网民个人信息被大量偷窃和泄露,决定分阶段废除网络实名制。良好或宣称为良好的初衷可能带来糟糕的结果,韩国网络实名制的兴废即是很好的例子。韩国网络实名制兴废记
韩国政府早在2002年就开始推行网络实名制,但实名制抑制网络暴力效果并不显著。2011年8月,韩国政府鉴于网民个人信息被大量偷窃和泄露,决定分阶段废除网络实名制。良好或宣称为良好的初衷可能带来糟糕的结果,韩国网络实名制的兴废即是很好的例子。网络安全专家的逻辑漏洞
并非我胆小,而是因为“重庆彭水诗案”说明,一则牢骚短信可能导致牢狱之灾,“河南王帅案”证实,网上实名举报会引发跨省追捕。因此,一提网络实名制我就紧张,应在情理之中。韩国式自杀与《崔真实法》
或许,《崔真实法》更应该叫《李明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