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一戒网瘾机构殴打少女学员疑云
回家的车上,胡振伟询问胡兰清,以后有什么理想。胡兰清答道,她要做好人,做个正能量的人,教别人学弟子规,叫别人做好事。无论问什么,她翻来覆去也都是那几句。 在派出所内,胡兰清一度变得清醒,声称集结号的校长与教官都殴打过她。然而,笔录尚未完成,她就再次陷入精神崩溃的状态。 事发后,有乘坐警车的工作人员将基地门口合作单位的牌匾摘下。当地教育部门称,该基地在2021年6月已被查出不具备办学资质。网瘾、厌学、抑郁……特训学校真能解决问题吗?
“我们这个行业缺乏标准和规范,每年会出现学生伤亡的事件,媒体会进行全方位地报道。所以从整个行业来讲,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一直都是在争议中间发展。只能逐步淘汰掉一些只以盈利为目的的、过于损害学生身心健康和权益的学校”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迫害性的“矫正机构”为何层出不穷
非法的“不良少年矫正中心”又现。据媒体报道,成都市嘉年华青少年心理辅导中心打着“拯救孩子”“拯救家庭”“矫正问题少年”的旗号,以暴力、体罚等手段迫害青少年,并建立了等级森严的体系,让进入中心的青少年互相迫害。 从山东临沂网瘾戒除中心到江西南昌豫章书院,再到成都嘉年华,近年来被曝光的所谓“矫正机构”,都是打着“拯救问题少年”“矫正不良行为”的名义,对所谓有“不良行为”的人(这些人绝大多数是青少年)施加各种暴力,强迫他们改掉“不良行为”。这些机构都涉嫌非法拘禁甚至故意伤害等违法犯罪行为。但是为何在媒体多次曝光之后,类似的机构仍然层出不穷?电竞冠军和他的母亲:一场胜利颠覆的教育观
郑州四十七中学,19岁的宝蓝平生第一次面对众多同龄人发表演讲,极力区分“电竞”和“沉迷游戏”。这天,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共青团中央选中的“中国青年好网民”。 如果不是那么幸运,他可能还只是那个在鹰潭网吧里打着城市争霸赛、无人匹敌的“网瘾少年”,老师频频谈话,母亲管教又纵容。 “保护”这个词一下击中了傅晓岚。多年来,她一直这样做:哪怕不远的距离都舍不得让孩子挤公交,“怕气味不好闻”;四季的衣服定期寄给儿子,尽管丢三落四的儿子归家时往往带不回几件……幸福课|手机万能,却无法替代现实世界
一般来说,每天使用手机时间多于两小时少于四小时,属于轻度网瘾;多于四小时少于六小时属于中度网瘾,超过六小时则属于重度网瘾你的孩子是网瘾少年吗
愈来愈多的年轻父母们,本身经常浏览网络世界,也会塞给幼小孩童电动玩具与手机等以安抚小孩,不知不觉让小孩形成网瘾。“你是自愿留下来继续治疗的吗?”
对于遭受电击治疗的许多孩子来说,据此改编游戏是最有力的反击——他们当初正是因为玩游戏,被家长送去治疗网瘾的。没有WiFi,享受下戒瘾期?
在手机连接WiFi的情况下,你能否不间断地阅读一本书半小时以上?电击治网瘾,违法
《送审稿》第20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通过虐待、胁迫等非法手段从事预防和干预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活动,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根据《送审稿》,违反本条例规定,构成犯罪的,将被追究刑事责任。戒掉社交媒体,感觉“好极了”?
与其说青少年想要“戒掉”社交媒体,不如说他们在“抵抗”来自成人世界的限制和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