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股创新高,“冻资王”频诞生:港股迎来价值重估时刻?
“香港市场本质上是一个资产的‘飓风港’,而不是‘避风港’,它同时受到全球经济(如美股)以及国内经济(如A股)的双重影响。” 2025年以来南下资金累计流入港股超2600亿港元,已经连续20个月净流入。 这一次并没有明显的刺激政策出台,“大家都在做的是资产重估,尤其是中国科技企业跟民营企业价格重估。”学巴菲特滚雪球,你为何“咬牙坚持”也学不会?
他把净值的高低(外部计分卡)变成了组合生产自由现金流的多少(内部计分卡),而他的选股方法始终保证自由现金流是随时间增加的,这就是他不选科技股的道理。 这样,他的组合中的自由现金流就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增加,同时他又能完全支配——这相当于他可以持续地“定投”,而“定投”是应对股市的最简捷赢法谁在抄底A股?
已有散户在二季度接替机构进入白酒个股。贵州茅台2021年半年报虽然显示业绩增幅放缓,但股东户数增幅不小——二季度末股东户数为14.63万,一季度末为13.65万,环比增长约7%。2020年四季度的时候,这一数字也只有11万不到。 美国散户通过ETF买进了中国科技股在内的重挫个股。蔚来汽车、小鹏和阿里巴巴是买单最多的三支中概股。科技向左,消费向右?后疫情时代A股新逻辑——打火锅、下饺子、吃面条
在这轮调整中,不少资金都分散了投资配置,转入避险模式,即从之前的重仓科技股,到现在配置部分消费股对冲,这也是一些业绩较好的消费股受资金青睐的原因之一。谁造就了A股“科技牛”?
“一些ETF成分股的市值太小了,一旦基金大量买入,相当于锁定了一部分流通股,剩余的流通股如果过小,很容易出现庄家控盘的情况。” 市场一旦出现恐慌,ETF的投资者会争先恐后地抛售自己手中的ETF份额,这就意味着抛售ETF篮子中的个股,导致市场崩溃。 截至2018年中报,国内ETF规模最大的五只ETF中,前十大股东中全都有中央汇金投资有限公司的身影,ETF已经成为股市的重要调节器。创业板大跌,A股风格凌厉切换!八成私募对科技股说No
A股一旦跌下去,有72.73%的私募认为是抄底的良机。81.82%的私募不支持现在去参与科技股。巴菲特股东大会干货满满涉科技股、中国投资机会等问题
5月4日晚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在美国中部小镇奥马哈市举行举行了2019年股东大会。郭信平:站在姚明肩上的技术狂人
通过与篮球明星姚明的结缘,郭信平使合众思壮公司增添了一丝娱乐色彩。在16年创业期之后,老师出身的郭信平即将带领公司走入资本市场,并可能获得逾30亿元的账面财富。向后15年,远眺2022
美国在1900年代进入第一个镀金年代,其时,占总人口1%的家庭拥有了42%的社会总财富;其后,财富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分散,到了2000年,美国进入科技股引领的第二个镀金年代,财富又一次地集中了起来,这一回,45%的社会总财富又聚集到1%的美国人手中。但斌坚信中国将重演这样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