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企高管投资核酸检测公司,牵出一段国企混改往事
大量民企负责人通过混改进入国企并担任国企职业经理人,使经营权和所有权分开。 国企混改对民企的选择更多是财务性投资,而非质量性投资,没有更多上下游合作的考虑。 成为国企高管后,时春梅和巩振立并未停止对外投资私人企业,并且与国企有业务重合。 -
卧底美国的公司化监狱
鲍尔进入监狱工作之后,发现此监狱像公司一样在运营。为了节省成本,有时候病人有病也不能及时得到医治,痛得抓墙的都有——大家别以为蹲美国监狱是度假。节省开支,皆因不少监狱为政府按特定价格,把囚犯监管外包给了私人企业。监狱居然是门生意。 -
“印度的发动机不是私人企业”
马尼·尚卡尔·艾亚尔,现为印度国大党议员,他是印度国内对改革持批评态度的代表人物。聊起改革,他坚持认为印度的发动机应当在于更有效率的公共部门,尤其是地方部门,而不是私人企业,他坦言现在他这样的人在党内已经是少数派。 -
“龙”飞船对接国际空间站
与私人企业研发的飞船进行对接,对于国际空间站来说可是新鲜事。这意味着一种新的航天模式的诞生。私营公司无论在技术方案的创新上,还是在管理效率上,都比政府投资的飞船研发要好得多。 -
声声叹息荣智健 (从27584复制)
荣氏家族仅仅是一名小股东,但荣家的核心人员,却又当仁不让地成为公司的管理核心。这种产权结构和人力资源结构上的二元背离,几乎就是中信泰富这些年热衷于企业并购、热衷于资本运作、热衷于炒卖外汇、热衷于赚快钱的制度性理由。 -
声声叹息荣智健
一名大致了解他的香港生意人这样跟我说,荣智健靠着国家发了多少财?地球人都知道。没有国家的支持,能有他荣氏家族财大气粗的景象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