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达峰难、达峰晚,交通行业绿色转型谁能率先突围?丨2024企业双碳行动力调研
达峰难、达峰晚是交通运输行业绿色转型的突出特点。在运输需求总量仍在增加的背景下,交通运输行业绿色转型面临巨大挑战。 -
钢铁行业双碳行动:达峰容易中和难?
钢铁行业作为中国的重要工业领域之一,碳排放位居制造业首位,其减排进展备受瞩目。达峰之后如何持续脱碳,成为钢铁企业碳路之行需思考的重要问题。 -
四川生态环境厅总工赵乐晨:75天遥望雪山是如何实现的?
2022年,四川实现了PM2.5和重度污染天的“双下降”,PM2.5达标城市和达标县(市、区)“双增加”,成为历年来PM2.5浓度最低、重污染天最少、达标天数最多的一年。 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确立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愿景,我个人理解有很深的背景——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格局变化之大前所未有,能源结构的变化之快前所未有,技术创新变化之大前所未有,绿色低碳产业转型之快前所未有,全球政治共识变化之大前所未有。 围绕绿色低碳办赛,我们制订专项行动方案,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到赛前、赛中、赛后全过程,新建场馆全部达到绿色建筑二星标准,投入2300多台新能源车作为大运会的交通服务保障车辆,确保大运会的开幕式、闭幕式、竞赛场馆等赛时常规用电实现100%可再生能源。 -
专访广东省发改委副主任、省能源局局长吴道闻:“稳步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
虽然煤电传统上被人们认为“不够绿色”,但在建设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时,仍需要充分发挥煤电的调节和兜底保障作用。配建一定规模的清洁高效煤电,对保障能源安全、实现能源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将更好促进“双碳”目标的实现。 研究制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加强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固体废物、畜禽污染等的协同控制,探索构建协同控制框架体系。积极推动将石化行业碳排放评价纳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达成“双碳”目标不能靠一味压减排放,还需要攻关绿色低碳技术。 -
海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出炉 2030年全面禁止销售燃油汽车
-
“碳达峰碳中和的中国战略与全球展望研讨会”召开,60多位专家种草伊利
-
有序推进双碳工作,要严打数据造假,也要防止“洗碳”
碳核查数据不准确直接影响决策的科学性,数据造假行为影响碳市场的公平和秩序,说多做少的“洗碳”行为将影响着消费者和社会公众的信任,都不利于中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有序推进。 -
以“善择”助“择善”|南方周末“善择云平台”正式上线
2022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一年,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迫切性与日俱增。在全新的发展阶段,面对新冠疫情、气候变化、全球供应链重组等压力,以及碳达峰碳中和、共同富裕等目标,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清单”逐步拉长,相应的研究、评价标准和手段需要与时俱进。 -
面对“送分题”,咋还交白卷?全国碳市场未履约第一案背后
苏州共有48家重点排放单位,目前检查只发现这一家企业没有按期足额清缴配额。据生态环境部数据,按履约量计,第一个履约周期的履约完成率为99.5%,但按企业个数统计的履约完成率未公布。 “许多小型企业没有经历过完整的履约周期,没有把它当回事,在年底碳价达到六十多元的高点时‘临时抱佛脚’,多付出了许多成本。”在履约截止前的最后几天,许多中间商在朋友圈和各种微信群发布交易信息,协助买卖双方达成交易,并从中抽取佣金。 目前全国碳市场采用的是强度控制的方法,并没有采取总量控制机制。如果缺少了这个总的“帽子”(Cap),企业获得的配额只与自己的排放绩效相关,没有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直接关联。 (本文首发于2022年1月13日《南方周末》) -
碳减排竞争悄然兴起,领头城市或已碳达峰|权威专家谈碳中和②
如何制定碳达峰路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