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碳市场:取得“突破”,但仍“早期”
COP29第一天即宣告全球碳市场有“重要早期突破”,引全球媒体关注。但很快人们就发现,比起“突破”,更重要的关键词是“早期”。 和所有自愿减排市场一样,全球碳市场的核心问题是“要有人愿意埋单”,同样可能陷入交易动力不足的困境。 “6.4条落地后,可能会出现小规模的示范项目,但难以成为全球履约和降低减排成本的重要机制,其理论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
碳市场扩容,哪些行业可能性最大?
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相对具有优势,是全国碳市场扩容优先选择的行业。 更活跃的交易也体现在碳价上。碳价由开盘初期的40多元/吨,上升到目前的90元/吨上下,最高点曾突破100元/吨。 -
绿色投融资不及需求20%,全球碳市场亟需统一标准
低碳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还是资金缺口,“每年(需求)至少10万亿元左右,只满足了百分之十几,不到20%”,背后的原因则在于金融机构或企业没有气候领域投融资的强大动力。 当前金融绿色贷款虽然比较多,但缺少统一的标准、强制性推动,以及对披露内容的公正评价,导致“漂绿”现象很多。 -
《中国消费市场绿色低碳趋势调查报告(2023)》正式发布,“00后”已成消费市场引领与带动力量
-
全国政协委员何杰:制定转型金融标准迫在眉睫|两会金融界之声
如何在“非绿”的企业中,有效识别出具有意愿、技术和能力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主体,是目前面临的一个难题。 未来,拓展绿色产业认定范围,标准制定和产品创新是一个开端。建立配套的统计标准、监管及激励机制,形成一个“工作闭环”,则是保证相关绿色金融业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挑战。 以标准化方式提高金融市场可持续信息的透明度,解决金融市场产品的可持续信息披露不一致性,避免绿色投资产品发行时的“漂绿”行为。 -
“第三方”经“第四方”核查,碳排放出错率为何达14%
截至2023年底,已有二十多个省级生态环境厅/局上传了2022年度的“第四方”评价报告,环保组织绿领环保整理发现,105家第三方核查机构中有15家涉嫌数据出错,占比高达14%。 “造假”和“出错”有主观和客观的差异。从生态环境部此前的通报看,有的错误是主观造假,如篡改检测报告的送检日期。但有的“第三方”机构认为,“出错”有技术原因。 北京等地的生态环境部门公开了“碳市场碳排放核查报告检查情况”,对第三方核查机构的表现打分、排名,其中不乏“优”等级报告比例为100%的机构。可见,频繁“出错”也暴露了第三方核查机构人员专业能力的参差不齐。 -
06:26
专访王石:我又回到刚来深圳创业时的那种状态丨不惑 2024
退休3年后王石开始探索“碳中和社区”,他说这条新赛道的市场空间之大难以想象。 -
中国责任投资2023:在中国不能脱离绿色信贷去看责任投资
回望2023年,中国责任投资在绿色信贷的驱动下实现了持续增长。“双碳”“信息披露”成为市场热词,但在国际接轨、有序转型、个人投资者教育等方面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搭建股东参与的沟通平台,不断完善ESG基础设施,中国责任投资还有巨大的成长空间。 -
银行保险业如何“向绿”而行?丨2023新金融发展报告④
我国已初步形成以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绿色保险为主的多层次、多元化绿色金融市场。 人民银行已牵头起草煤电、钢铁、建筑建材和农业四个行业转型金融标准。这将为金融机构满足高碳行业低碳转型的合理融资需求提供依据。 我国银行保险机构可参考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等机构的准则,提高碳核算和环境信息披露能力,从自愿披露ESG治理转为强制披露。 -
史上最热的全球气候谈判,在争什么?
正在召开的COP28被认为是自巴黎气候大会(COP21)以来最重要的一次会议。地处沙漠地带的迪拜再叠加今年的升温,使得今年的COP又被称为“史上最热COP”。 当发达国家和小岛国阵营死咬化石燃料的命运不放时,发展中国家则反复提醒被忽视的“房间里的大象”——无论是逐步淘汰化石能源还是应对气候灾害,都面临一个绕不开的问题:“钱在哪?” 各场新闻发布会和边会上,只要有欧盟官员/专家参加,CBAM几乎必被问到。12月4日,中国角举办了第一场边会,主题是碳市场,生态环境部气候司一级巡视员孙桢直接对台下的欧盟官员表示:如果你们想领导世界,就要停掉“碳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