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起死亡事件背后:“指居”走样,陷存废之争
指定地点监视居住已异化为更严重的“超羁押措施”。“指居”执行过程中缺少制约与监督,一些办案人员为了获取口供,会对犯罪嫌疑人刑讯逼供。 魏晓娜认为,在看守所管理日渐完善的情况下,有些破案心切的侦查人员转而“开发”新的可能性。 不久前,全国人大法工委刑法室工作人员曾到人大法学院就刑诉法修改听取专家意见。当时在场的学者大都认同废除指居的观点。但在法学界,也有学者认为应该是改良,而不是废除。 -
悬疑推理作家访谈录丨时晨:开书店的推理小说家
“日系推理在国内的阅读和销量完全是碾压级的;欧美推理要分阿加莎·克里斯蒂和其他作家两类,阿加莎的销量远不是其他欧美推理小说作家能相比的……” “我本质上是不信任推理的——如果现实中破案都完全依靠逻辑推理,那么肯定会有很多的冤假错案。” -
首位博士说 | 卞建林:辩护制度不健全,刑诉进步是不可能的
辩护制度和律师职业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法治水平。假如一个国家的律师水平很弱,辩护制度不健全,刑诉进步是不可能的。 至于学法律,几乎是必然的选择。我们这一代人基本上都没有学数理化,想考理工科是不容易的,只能从文科里选,其中法律肯定是最有吸引力的。主要是过去看的书很多是破案类的,辨疑洗冤,惩恶除奸,伸张正义,自然就有了一种法律情怀。 -
南阳迷笛音乐节营地大量失窃上热搜:全力破案方能挽回声誉丨快评
如果连官方如此重视的一场大型活动,参与者的财物都无法得到保障,以后谁还敢来这里游玩呢?如果不能尽快破案,不仅下一次的迷笛音乐节可能泡汤,也会影响整个城市的声誉。 -
悬疑推理作家访谈录丨法医秦明:真正高智商的人不会犯罪
“我写小说不是为了吸引眼球,而是希望我的读者在看完我的小说后都能明白,我们有最专业的法医和最高的破案率。” “在我的实际工作中,不存在‘无证之罪’,‘无证’就是‘无罪’。只有找到证据,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才能定罪,因此我的小说可能会更注重证据一些。” -
一名检察官蒙冤入狱背后:民企老板与经侦支队长的交易
检察官高祀君与企业家胡谅伦结识源于三十多年前的一桩公职人员受贿案。胡是该案的行贿人之一,他认为高祀君在此案中“放了他一马”。 就在包工头王群被抓当天,主办此案的副所长受到上级领导严厉批评,指责该副所长“插手经济纠纷”,江苏路派出所随后放人。 青岛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原支队长黄兴风的判决书显示,在2008年办理高祀君涉嫌合同诈骗案中,黄兴风在收受胡谅伦的贿赂后,“多次调度该案,要求加快办案节奏,尽快破案,为广源发集团挽回损失”。 -
千里来信,民生银行珠海分行协助警方破案获赞扬
-
反诈这么火,电诈案件为何还有这么多?
在网络电信诈骗受害者中,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占到了63.7%,被打脸的总是那些认为不会受骗的年轻人。 曝光出来的电诈案件,只是真实发生电诈的一部分。网络犯罪被害人基于各种原因不愿意报案,就没法立案、破案,所以犯罪黑数大。 前段时间大力推广国家反诈中心App以后,电诈案件高发的态势有所缓解。启用它的拦截预警模式,我就没有再接到过诈骗电话。 -
26年后,都市破案剧还得看它
在这个谈情破案剧稀缺的年代,它有着穿越时光而不朽的功效。在26年后的今天,仍值得重温。 -
美国命案破案率再创新低, “最致命连环杀手”寿终正寝
“多年以来,利特尔一直相信他不会被逮捕,因为他认为根本没人会关心那些处于社会边缘的受害者们。” 按照美国警方的破案率标准,只要警方拘捕或锁定嫌疑犯就算破案,即使法庭判决无罪释放也算破案。尽管如此,自19世纪60年代起累积至今,美国仍有二十多万宗杀人案件未破。 “做一辈子警察也难得有机会见识什么是‘真正的恶魔’。当我看着利特尔的眼睛时,我发现那是一种纯粹的邪恶。”洛杉矶警探提姆·马西亚(Tim Marcia)在接受采访时说。 (本文首发于2021年01月07日《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