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科医生陶勇:愿天下无盲丨我这十年
我认为最有利的改革措施是推动了分级诊疗制度。过去,像眼科等门诊专门有个号叫“拿药号”,患者不看病就只是来拿药,现在患者只要去社区医院就可以拿药了。 最卡脖子的还是在于原创性不够,我们的设备和技术主要靠引进和国产替代,接下来的十年,对于眼科而言,应该是逐渐从“跟跑”进步到“领跑”的过程。 当医生一定不能怕困难,要勇于挑战疑难杂症,这样的科研工作才有实用价值,这样的创新才能服务于病人,才具有市场落地的可能性。 年轻医生是生力军,不仅要让他们传承上一辈的医疗严谨细致的作风,而且要想办法给他们营造更好的条件,让他们更踏实专心地留在医疗队伍,为医学作出更多原创性贡献。 (本文首发于2022年10月13日《南方周末》) -
眼底病成致盲首因,全国人大代表李甦雁:推进眼科疾病的规范化治疗
目前中国的主要致盲性眼病疾病谱已由过去的沙眼、白内障转变为青光眼、眼底病等年龄相关、代谢相关性眼病。 眼底疾病与“拖得起”的白内障手术不同,如果错过治疗的窗口期,治疗效果会大打折扣。“白内障就像照相机的镜头,不好用可以换,但眼底就像底片,出问题很难修。” 眼科医师的数量够了,质量还不够,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比较突出,能进行专业眼底病诊断的医生仅约三千人。 -
用AI打开心灵的窗户
科学家基于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研发出一种计算机算法,这种算法通过眼底影像来预测人未来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其准确度已经和目前使用的专业评估标准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