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老院与疫情赛跑:“我们希望不要在第一波就倒下”
一家养老机构负责人说,他不奢望能够在大疫中独善其身,只期望能够延后老人们感染的时间,避开高峰。“网络上有句话,挺进决赛圈。我们也希望尽量让感染曲线后移,不要在第一波就倒下。” 至少在养老院内部,气溶胶传播起到了扩大感染面的效果。秦明的养老院里,首批出现发烧的老人房内都设有中央空调,气溶胶传播可能经此发生。 在社区,动员老人接种疫苗的劝说工作直接由居委会社工负责。但在养老院里,还隔着院方和家属两层,劝说效率进一步降低。一份中疾控新冠疫苗接种培训文档显示,60岁以上老人拒打疫苗的理由中,担心慢性病加重占到了57.3%。 (本文首发于2023年1月5日《南方周末》) -
收了疫区快递变黄码,快递传病毒?不需过度紧张
有5例新冠肺炎感染确诊病例的晋州浩汇公司向消费者发送短信,表示经过河北省疾控机构采样检测,公司车间环境、原料、库存品及外包装等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回溯到10月21日引发员工感染的婚宴,晋州浩汇依然建议消费者对10月21日至11月1日期间公司发出的童装产品做好消毒处理,并与社区防疫部门联系。 传播疫情的最大风险依旧是人。 “我国第一波疫情以及国外疫情中,快递员感染主要不是因为接触了带有病毒的物件,而是接触了人。”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生物医学学院教授金冬雁分析称,不能完全排除物件传人的可能性,但目前也没有证据证明可以物传人。 (本文首发于2021年11月11日《南方周末》) -
养老、公卫、互联网+医疗,为何这些词频现地方政府工作报告?
老龄化压力加剧,31个省份都提出了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案,更有8省份明确提出了具体目标数值。8个省份提及“加大居家社区养老设施建设力度”。长护险作为“有备而老”的探索方向之一,被6个省份提及。 公共卫生改革的根子“不在技术层面”,“对于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人才和管理同样重要”。相较硬件投入,只有上海和广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强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和疾控体系队伍建设”。 除3个省份明确打造中医药产业集群,另有11个省份提出要大力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一些偏远省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互联网+医疗健康”覆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这预示着互联网+医疗健康或可为基层医疗带来红利。 -
后疫情时代,基层公共卫生怎么变?
抗疫至今,部分基层疾控具体可感的变化是每个月多了三百元抗疫津贴,除此之外,“疾控系统还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改变”。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此次防疫过程中发现,“医共体”是可以延续的改革之路。 多名医疗管理及保障专家分析,统筹医保和公共卫生服务资金使用就是把公共卫生的钱跟医保的钱放到一起用。目前仍在讨论阶段。 -
湖北:疾控机构主要负责人将兼任卫健部门班子成员
-
“政府认可比钱重要”——第三方核酸检测 :被忽视的 “逆行者 ”
第三方医检机构平日接收样本只需和医院签订协议,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所有样本必须由地市疾控部门统一分配。就近、产能和出具报告的及时性等是分配考量原则,“疾控没有明文规定必须送给哪家机构、送多少数量”。 在武汉,第三方医检机构核酸检测的结算方式尚未最终确定。“我们现在不计成本地在做,政府和社会的认可比钱更重要。” 有协会建议将集团化、连锁化的第三方医检实验室纳入未来国家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第三方可利用检验技术和遍布全国的服务网络,协助疾控部门将预警关口前移,早期发现重大突发疫情。 -
疫情下的德国:不戴口罩不停课,但面粉和卫生纸快抢没了……
新华社柏林3月9日电 德国疾控机构罗伯特·科赫研究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当地时间8日15时,德国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升至902例,较前一日增加107例。 -
新政过渡期已到,二类疫苗荒仍在
疫苗新政规定,各省疾控机构通过省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统一招标采购疫苗。但不少疫苗国内只有一个厂家,一些地方招标无奈流标。 -
防疫系统:从公益到牟利
河北省一名前疾控系统工作人员称,随着收费疫苗的出现,曾经作为公益机构的防疫系统,事实上却成为疫苗的分销商…… -
甲型流感防疫工作启动
苏州市启动甲型H1N1流感疫苗免费接种工作,首批疫苗优先接种人群为医疗卫生机构一线工作人员、警察等关键岗位的公共服务人员、中小学生和学校教职员工等。 山西省运城市在南风广场设立发放点,免费向市民发放预防甲型H1N1流感中药,同时向社会公布药剂配方,引导市民科学预防甲型流感。 吉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始为吉林省首批重点人群免费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并优先调拨500支甲型H1N1流感疫苗针剂为吉林省公安边防医院官兵进行免费注射。吉林省首批接种的人群为中小学及托幼机构教职工,部分医疗机构的一线人员,疾控、监督一线人员,部分公共服务一线人员。接种按照知情、自愿、免费的原则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