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汝州疾控41名事业编被清退,“萝卜招聘”的毒树之果理应作废丨快评
一个县级市的疾控中心,一次招聘50名工作人员,是非常少见的,不免让人有趁着疫情大肆扩编的观感。这一招聘方案是2022年8月底公告的,那时正是疫情防控紧张之刻,疾控中心有理由扩编。半年后新冠乙类乙管,一个县级疾控中心还需要那么多人手吗?尤其是在现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41个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编制,对一个县级市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因此,以程序不合规的名义,把整个招聘全部作废,也是在新形势下的合理选择。 -
美洲今年2637人死于登革热,中国已有本土病例
南美的巴拉圭、阿根廷、巴西等地的疫情较为严重,在美洲的病例总数中,有2637人死于登革热,病死率为0.04%。 “海外疫情的暴发肯定会增加中国登革热防控的压力,就广州而言,我们实验室监测到的蚊媒密度也高于以往,本土疫情的报告时间也早于以往。” “将防控措施关口前移,是预防登革热发生与传播的关键。对于登革热病例的快速准确诊断、传染源的及时处置和关联区域的布控,也是登革热防控重要一环。” -
终结肺结核,从“无结核社区”开始 |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全国大约有20个省份的400个区县,已经开展无结核社区行动,在主动筛查+预防性治疗综合措施情况下,有望在三到五年内把结核病疫情发病率降低50%-90%。”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控中心主任赵雁林指出,早期发现是结核病防控的关键,但目前约有20%的结核病患者无症状,难以及时被发现。 -
堵在高速公路100小时:一次憋尿、盼热水和沿途援助的返乡春运
一路走来,王芳看到十几起车祸,在安徽境内一处拐弯下坡的路段,王芳看到几十辆车连环追尾,损毁不严重的车继续开,“毕竟都想回家嘛”。 王芳虽然食物充足,但她并不敢多吃多喝,因为上厕所是件很棘手的事,“憋了一天呀,硬憋,真是最痛苦的事”。堵在许广高速湖北仙桃段的程珊珊也憋了一天没上厕所。 蒋峰和妻子烧了一大锅水,用保温桶抬着去了附近的高速公路。2020年初,他曾因新冠疫情防控被困在了高速上,是附近村民给他和孩子送去食物,“又饿又冷的时候,别人给你送了一碗饭,你会记得一辈子的”。 据湖北省交通运输厅最新消息,2月6日晚6时,G42沪蓉、G45大广、G50沪渝三条高速公路湖北段全面恢复通行。 -
洪灾后,防大疫
此轮洪灾中,部分地区水位很高,厕所、牲畜棚圈被水淹没后,人和动物的粪便、动物的尸体都可能污染水源,或是进入家庭污染食物。为避免灾后疫病流行,河北、吉林、黑龙江多地已开展疫情防控行动。 2000年到2010年之间,全球多个国家(地区)在洪灾后曾暴发传染病,最常见的是腹泻、登革热、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洪灾后的传染病主要分为三种传播类型,分别是水源性/食源性传染病、病媒传播疾病和空气/接触传播的传染病。 一旦出现呕吐、腹泻、腹痛、发热,或进食困难、脱水表现,需及时就医。如果家庭内或是共同进餐、饮水的人都出现了类似症状,就要考虑食物或水源被污染,需及时上报,由专业部门来调查处理。 -
一名北京导游倒在最热暑期,“我们导游天天这么熬”
北京最热的夏天,正值疫情管控放开后的第一个暑假,游客很多。但导游供不应求:一些旅行社没有熬过三年疫情,很多导游随之转行。 北京不同景点中,导游海华觉得走中轴线最疲惫。每当酷暑里重复着3万多步的行军时,他“度日如年”,“恨不得赶紧找个泳池扎进去”。 导游赵一泫自述从未收到过任何高温补贴,也没有高温保障。龚贺的离世引发关注后,有一位导游所在的旅行社开始配发防中暑药品。 -
半年来了上百人,跨国公司CEO访华“地图”
商务部与工信部接待外宾较多。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仅3月就会见了不少于12位跨国公司CEO,如苹果公司CEO库克、高通公司总裁兼CEO安蒙、荷兰阿斯麦全球总裁温宁克等。 自2023年1月出入境疫情防控措施优化之后,已有上百位跨国公司高管访问中国。这一方面说明中国的国际商务往来正常化,另一方面,国际领先企业依然重视中国大市场的商机,希望在合作中谋求利益最大化。 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2022年美中货物贸易总额达到6906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本文首发于2023年6月8日《南方周末》) -
表彰两年后,至少94名“全国优秀县委书记”任新职丨时政周报
103位“全国优秀县委书记”中, 6人职务尚未变动,两人已不再担任原职,但公开信息中并未交代去向,还有一人因疫情防控工作不力被免职。 教育部要求各地清理规范中考加分,不得擅自出台新加分政策,严禁违规提前招生、超计划招生、跨区域招生。 民政部发布消息,自2023年6月1日起,北京、天津等21个省(区、市)实施内地居民结婚登记和离婚登记“跨省通办”试点。 -
01:6
新冠“乙类乙管”后首个清明节,广州入园祭扫群众达50.10万人次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市民来到现场祭扫的意愿更强、人员流动高峰更大。 -
后疫情时代,大输液将复苏?
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政策后,以“三素一汤”(抗生素、维生素、激素再加上葡萄糖)与“四大件”(抗病毒+抗生素+激素+退烧药)为代表的输液治疗让输液市场迎来短暂复苏。 合理运用的静脉注射药物,确实在疫情中起到效用,但这些药物的使用需要基于精确的指征判断。 中国一度是个“输液大国”,虽然取消门诊输液已得到各地医院普遍执行,但输液治疗依然有强大的群众基础存在,改变病患观念非一朝一夕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