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59
毕飞宇:尊重生活是作家最大的伦理
毕飞宇:尊重生活是作家最大的伦理。尊重他人、尊重生命、尊重人是作家最大的伦理。哪怕从道德意义上来讲,这个人在小说里面是一个绝对坏人。作家无权去判断他是坏人,作家只能去呈现他的行为、他内心的动态,以及外部的行为和内部的动态相匹配的关系。 -
01:7
“铁生已经不在了”,但文字还在丨那年今日
史铁生,1951年1月4日出生于北京,曾任中国残联副主席。一生写下了28部短篇小说,6部中篇小说,2部长篇小说,15部随笔。自嘲职业是生病,业余时间写点东西。 21岁,他从曾经健步如飞的跨栏冠军变成了一个被轮椅牢牢束缚住翅膀的人。30岁,他多病齐发进行膀胱造瘘术,被医生预测只有5年的寿命了。次年又因急性肾损伤辞去了街道的临时工作。历经了多次求生和寻死后,他发现“生命的意义本不在向外的寻取,而在向内的建立”,他决定乐观面对一切,享受和朋友、家人共度的岁月,从此他留下的照片都充满灿烂的笑容。余华曾评价史铁生:“一般人遭受过这样(苦难),会对世界产生畸形的价值观。铁生是一个没有恶意的人,而且什么怨言都没有,对世界充满了爱。” -
唐立梅:科普就是在传递生命的意义
频繁地进入高校讲课,她留意到新一代的年轻人越来越在意精神层面的价值,相信他们会更多地从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
成败张炘炀:忘掉神童的人设,找回生命的意义
张炘炀超高的智商仍在,但那股心劲儿不见了。人是意义的动物,没有精气神,就好比失去灵魂。希望张炘炀能放下过往的一切不堪,找回自己的存在意义,重新激发出强劲的动机来,有所作为,不枉费自己的天赋。 同时也希望天下的父母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怵惕那种病态的控制心。孩子是天才也好,众人也好,每一个孩子都有他来到这个世界的意义,别过度干预与操控。唯有如此,孩子的人格与灵魂才不会受到伤害,才会焕发出应有的美丽光环。 -
离乡进城何处是家园:你能接受与父母同住吗?
孩子从父母那里不断回返到人生之初的“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其间种种爱护和温暖,让职场的疲惫在自幼而来的心灵港湾中得以修复;父母从孩子的努力向上及孙辈的不断成长中,体验到生命基因的绵长延续,含饴弄孙,老怀堪慰。抚养孙辈或养儿防老,这些家庭结构功能底下,有更深刻的生命意义。 -
专访乌尔善:“一个导演如果没有作品,被大众看见也毫无意义”
还有什么比生命的风险更大的呢?十年的时间应该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否则这十年就浪费了。 神话史诗对于电影工业来说是最高难度的,何况还要拍三部。这不是1+1+1=3的问题。 -
张元卿读《刘景晨年谱》丨刘景晨的出走与还乡
作为地方知识精英,刘景晨的沉浮进退已不只是个人经历和地方事件,而是一代知识人共有的生命年轮。不是每个地方知识人的出走与还乡,都具有刘景晨那样的意义。 -
昆德拉:无条件地追求生命意义,是对辽阔日常生活的蔑视
-
专访戴锦华:我质疑技术乐观主义,马斯克叫停AI非常滑稽
我们已经一步一步踏破底线,直接就面对了AI对于人类社会的全面冲击,而没有什么条件。 我不认为AI能够自主生产出人性,它大概会在理性和智慧的意义上走得很远,但是我不认为它能够复制人类所有的荒诞、所有的不可捉摸和差异。 我心目中最理想的告别这个世界的方法,就是别搞那么矫情、繁琐,一转身就走了,我觉得老冉冉其将至兮,真的不知道哪天也许生命就结束了,我就想能说点就说点,能做点就做点。 -
如果你不久于人世,该给孩子留下什么?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父母与子女,无论是中途离别,还是按照寿命的大限各自走完全程,都会留下需要双方共同面对、探寻的问题或需求。本质上,这是一种考验。它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父母与儿女之间责任的延续、缘分的加深、生命的互动,这种情形超越了个体的悲喜,而成为人世间的一份美好。在基因与模因(meme)传递的意义上,你是永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