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字”环评师:一年上千份环评,如何完成?
4.51%的环评师,却负责了28.36%的项目。 一年多时间内编制报告数量“排行”第一的正是被环境部点名的靳海燕,编制报告表超千份的有十人,有人一年编制报告书上百份,项目位于全国各地。 王工透露,许多持证环评师只参与报告的审核环节,甚至根本忽略审核,直接签字,就能拿到一笔不菲的“签字费”——这才导致“超级快手”出现,也使得“编制主持人应当全过程组织参与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工作”的规定,有时沦为一纸空文。 (本文首发于2021年4月29日《南方周末》) -
环评改革五年反思 :红顶中介脱钩、取消机构资质之后
做一本环评报告书一般需数月,做一份报告表也得花7-10天。仅凭一个人不可能在一年内做出577本环评报告,“更可能是环评师出借自己的环评工程师职业资格证书给没有持证环评师的机构做项目,然后自己在报告上签字,可能连内容都来不及审核”。 环评制度先天就存在环评委托方(建设单位)和编制方(环评机构)相勾结,欺瞒环保部门要批文的倾向。“长期观察来看,很多,甚至大部分建设单位并不追求一份高质量的环评报告来降低日后的环境风险,而是追求环评尽快通过。这个矛盾不解决,市场化是值得商榷的。” (本文首发于2020年10月15日《南方周末》) -
环评资质取消,环评暂由环评师主持| 中国绿色公号周榜第182期
中国绿色公号周榜由南方周末绿色新闻部出品,每周定期发布,包括政务(分成省部级和县市级)、媒体(包括机构媒体和自媒体)、NGO、企业、高校(包括环境院系和学生社团)和文章阅读量(包含原创)等六大类。 -
环评师:是退场,还是发光
取消环评资质不是取消环评,但这仍然堪称环评发展史上的关键转折。 曾经,环评机构因接受挂靠、出借资质被通报批评、限期整改、降级乃至取消资质的消息不断。 -
环评资质修规出台
“新的环评资质管理办法,将原来要求乙级资质环评机构的5名环评工程师,增加到9名。修订后的《管理办法》将于11月1日正式实施。 -
千名环评师褒贬“最强风暴”
环评“红顶中介”脱钩,58%认为对清除行业乱象“有一定帮助”,只有不到1%认为“药到病除”。而超半数环评师认为公众参与“存在盲目性”,约2/3认为环保组织的监督行为“有价值,但缺乏专业性”。 -
五千环评师,违规高达16%?
名为环评公司环评师,实为国家机关公职人员或企事业单位人员,这种挂靠现象已被环保部多次明令禁止。南方周末独家调查全国环评师挂靠现象,对全国数量居前的9个省份共5349名环评师逐一核对。供职在环境相关单位的重名者,高达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