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800亿元,山西煤炭探矿权市场为何火热?
2021年之后,煤炭的保供增产是主要目标,但更多是以核定增产、改扩建为主,而不是出售探矿权。现在煤炭供需相对平衡,才有余力来考虑内部资源的接续。 动辄百亿元的煤炭探矿权成交价也让煤企下了“血本”,山西焦煤甚至不惜花费超过半年的收入买矿。 矿业权出让收益亦是财政的重要来源之一。一代“传奇”煤老板落幕,逾百亿资产引三首富斗法
三方所争煤矿原属山西最大的民营煤企联盛集团,该集团由“煤炭大亨”邢利斌一手创办,煤种为中国罕见的优质主焦煤。 股权转让期间,一系列资金流出,为合作埋下暗雷。 在同一日的山西晋柳用印审批单上,总经理刘利峰批示,“同意使用旧公章”,紧挨着的董事长批示一栏中,副董事长梁东渊则签下“按最新公安备用章”。晋煤告急: 收编大批民营煤企,如今万亿巨债缠身
巨债压顶之下,山西银行业不得不通过宽松信贷,及发行债券,帮扶困难企业渡过难关,并使“僵尸企业”有序退出。煤企集体“过冬”,期待“雪中送炭” ——2015年煤炭产业回顾 (从114070复制)
煤企集体“过冬”,期待“雪中送炭” ——2015年煤炭产业回顾
央企组团入晋,山西“脱煤”路遥
煤炭价格雪崩式下滑后,这个曾经因煤而富的内陆省正经受着煎熬,无论是煤电一体化、煤化工还是新能源,山西的“脱煤”之旅都显得前路漫漫。“最赚钱煤企”扛不住 神华全面降薪
最赚钱的煤企神华也宣布降薪了。山西晋能集团董事长总经理被查
9月1日,有媒体称,山西第二大煤企晋能集团董事长刘建中于近日被相关部门带走调查,而在更早的一个多月之前,晋能集团总经理曹耀丰就已被调查。今年以来,山西省被查的官员众多,与之紧密相连的煤老板们也不能幸免。煤市风雨飘摇,煤企急谋“出路”
面对步入微利周期的煤炭行业,曾经叱咤风云的煤企,要么剥离煤矿资产,要么调整发展战略,四处寻求避险工具。除煤化工外,铁路运输、机械制造、新能源、房地产、文化旅游等非煤产业正成为新选择。NGO与能源巨头的博弈
2013年7月,绿色和平发布报告,指责全国最大的煤炭企业神华集团在鄂尔多斯超采地下水、污染当地生态。在经历255天博弈之后,神华承诺逐步停止抽取草原地下水。但这不是一个简单的“NGO战胜能源巨头”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