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杀警越狱案开审:三人共同被诉暴动越狱罪
2015年4月28日上午,黑龙江杀警越狱案开审。起诉书透露高玉伦三人作案细节,高玉伦、王大民发现,看守所夜间值班管教民警被害人段宝仁提审在押人犯时有不锁监门的习惯。伙同李海伟共同越狱。海警局:不是换个名字那么简单
2013年是海上执法力量的洗牌之年。海监将与农业部渔政局、公安部边防管理局边防海警,海关总署缉私局的海上缉私警察合并,一同归入国土资源部下海洋局,对外以海警局的名义开展维权执法。东海防空识别区,“被逼到墙角的反击”
中国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是一道时间的分水岭。在此之前,中日围绕钓鱼岛等海洋权益的争端,只是中国“保钓船”、海监船同日本海上保安厅的对峙。自此,中美日三国的海空军事力量直接面对面。孰强孰弱?中日大博弈再也无法回避,而现代战争的较量,集中体现在快速反应和情报方面。中国海警局诞生 “不只是统一服装的问题”
“不只是统一服装、统一舷号的问题,合并涉及好几万人的身份、编制问题。”海监、渔政、海关、海警合并后,应该参照美国海岸警卫队的配置,在一条船上配备几名职能不同的“执法官”。“中国形成渔民、海警、海军的海上三线梯次防卫体系后,即便发生冲突,形势也会梯次升级,给外交渠道解决问题留出回旋余地。”外交部:未造成越南渔船任何损伤
3月26日下午,针对越南渔船非法越境被“枪击”的事件,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当天表示,中方采取的行动必要、正当。据实,当时并没有造成越南渔船任何损伤。中方敦促越方停止非法活动。3月25日,越南外交部要求中方调查该事件,并作出赔偿。中日关系回暖仍需时日
经历了2012年一系列的纷争和剧烈摩擦后,新年伊始的中日关系似乎正在转暖:2013年1月下旬,短短两周,五位日本政界人士接连访华。新年后中日关系缓和的同时,钓鱼岛海域中日双方的对峙却没有丝毫的降温迹象。2013年2月15日,中国海监船继2月4日进行了长达14小时的巡航后再次进入了钓鱼岛海域。海上“战国策”
2012年,面对周边国家在南海不断增多的商业活动,中国也积极鼓励本国力量参与其中,并且动员了渔政和海监等力量确保本国渔民与企业的安全;军事上,虽然诉诸武力不是首选,但中国一直在加强军事准备,不仅对南海舰队进行了现代化改造,也非常重视在南海地区的巡逻与训练。我国海监飞机抵达我钓鱼岛领空
12月13日上午10时许,我国海监飞机抵达我钓鱼岛领空,与我国海监船一同开展海空立体巡航。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在当日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国海监飞机在钓鱼岛空域飞行是完全正常的。华南四省(区)首次启动南海海区联合巡航
11月7日,中国最大的海巡船之一——“海巡31”带领巡航编队从广西防城港码头启航。由此,广西、广东、海南、福建等中国南方四省(区)海事部门共同开展的南海海区联合巡航执法活动正式启动,这也是四省(区)海事部门首次开展的跨区域联合巡航活动。“警告行动”
10月19日,中国在东海的一场海空联合立体海上维权、救援行动就此展开:东海某海域,海监、渔政部门组成的海上维权力量正在进行专项维权巡航。这是“警告日本”,几乎所有媒体对中国此次演习做出相同解读,如果中国海监船与相关国家武装力量发生冲突,中国将毫不犹豫以牙还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