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场与“糖”的人生持久战,何以一路“童”行?
每年“六一”,孩子们欢天喜地过节,梓馨妈妈内心都有说不出的滋味。 她记得,正是在两年前的儿童节,6岁的女儿第一次离开父母,被紧急送进了重症监护病房。诊断书上是让她震惊且陌生的名词:1型儿童糖尿病。 孩子这么小,怎么会得糖尿病呢?人生刚启程,怎么能套上永远摆脱不了的枷锁呢? 据统计,每年中国医院收治的1型糖尿病儿童人数,以10%左右增长,这些几岁甚至几个月大的孩子,需要终身注射胰岛素维持生命,每天4针,一年1460针。 -
一款老药“消失”之谜:进口药“退出”公立医院?
医疗经费有限的资源约束条件下,进口原研药并非消失,而是正在进行一种结构性的优化调整——专利到期后,集采中选的过评仿制药大批替代原研药,省下来的钱,给到更多创新药,“这种药品专利悬崖是一种必然趋势,全球都一样”。 进口阿奇霉素三种剂型在大部分省份仍正常挂网销售:注射剂在全国26个省份挂网销售,在5个省份未挂网;干混悬剂在全国23个省份挂网销售,在8个省份未挂网;片剂在全国30个省份挂网销售,仅上海未挂网。 现实中,不少医院针对一些集采未中选药物,选择“少使用甚至不采购”,一刀切式地完成集采“硬指标”,甚至将控费与评优、绩效、奖惩机制绑定。 -
产科遭关门潮?卫健委要求公立医疗机构“兜底”丨周一健
随着生育率下降,产科面临着“关门”的巨大压力。2024年3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通知,要求加强助产服务管理,强调公立医疗机构要承担产科服务兜底责任,从开展生育友好医院建设,促进安全舒适分娩等六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 因直接或间接接触人体,第三类医疗器械是最高管理级别,如心脏起搏器、呼吸机、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等。由于目前众多射频美容仪还未拥有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只能赶在新规落地前尽快清库存。 -
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容易被忽视的免疫低下人群
中国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ID)患者大多是儿童,“这个秋冬季节,各种呼吸道传染病高发,PID儿童需要在儿科注射免疫球蛋白,但是在医院交叉感染的情况很普遍”。 原本不算攻击力超强的病原体,放在脆弱的癌症化疗患者身上,就像扑不灭的野火。这次小韩父亲在感染科整整住了31天,家人也提心吊胆了一个月。 “往年秋冬季呼吸道传染病也很多,但我们病友群一年到头都有人说自己在感冒,确实免疫力不如以前,恢复周期也更长了。”Yoyo说乳腺癌患者最怕咳嗽,由于缺乏乳房的缓震,轻轻一咳都能感到两边肋骨和腰腹部被扯到般地疼。 -
二十年无老年痴呆新药获批,这款药凭什么闯关成功?
AD药物实验频繁失败的原因包括动物实验误导、药物未突破血脑屏障、给药剂量不足、受试者规模太小等等。但一大根本性的原因在于,AD的致病原理尚未明确。 用药成本将是AD患病家庭绕不过去的话题。仑卡奈单抗在中国售价为每瓶(200毫克)2508元,年治疗费用约18万元。按卫材美国董事长说法,患者至少需要以每月一次的频率注射两至三年,才可以减少用药次数。 -
野猪再闹南京城,救护人员称不应投喂野生动物
“当时以为是小野猪。”魏震南和社区民警查看监控后发现,早晨七点野猪已在小区内溜达。监控里,野猪体型壮硕,得有两百多斤,“所以民警赶紧请求支援”。 给野猪注射麻醉有一定危险性,吹射的距离以3-5米为佳,李峰解释,离远了,针剂不能扎透猪皮,麻醉药物起效慢;离得太近,工作人员的风险增加。 “有些游客不清楚,他以为给这些动物喂食是保护它,实际上是害了它”,李峰和团队2023年在中山陵附近也救助了两只有人喂养过的野猪,最终没能野放。 -
联合国:全球毒品注射人群多于预期
-
可编程的分子“注射器”
一种高效、可编程的分子“注射器”表现出了巨大的医疗应用潜力,这种工具可以把具有治疗效果的蛋白专一性地导入靶细胞中,并为基因编辑技术开启了一种新的策略。 -
打玻尿酸导致血管栓塞:医美到底是医疗还是美容?丨快评
医疗定义是通过注射或手术等医疗手段治病,用同样手段的医美是为了更美,一定要说治什么,治的是“丑”或“畸”。病是身体的不正常状态;“丑”或“畸”是身体的不完美状态,都是非理想的状态。当务之急是建立“医美是医疗”的共识 (本文首发于2023年3月30日《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