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国汉学家顾彬:不惑就是知道自己站在哪,要什么 丨不惑 2024
“怀疑是一个过程,不是结果。对一份报纸、一个记者来说,都是这样。到了最后一步,可以抵达事实,相信自己。” -
记汉学家叶果夫
在中俄文化交流史上,叶果夫算得上是一位颇有贡献的人物。首先他作为苏联国家文学出版社的中文编辑,为介绍中国文学在苏联、后来是在俄罗斯出版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几十年如一日。其次他作为一名俄罗斯汉学家,翻译过不少中国作家的作品。 -
习近平向第三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暨首届世界汉学家大会致贺信
-
00:50
“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丨那年今日
1988年6月23日,梁漱溟逝世。梁漱溟,原名焕鼎,字寿铭,祖籍广西桂林,清末生于北京,中国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虽没有上过大学,但他自学成才。蔡元培读了他的文章《究元决疑论》后,邀他到北大哲学系执教,课堂上座无虚席。后来,他开始从事乡村建设活动,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求改造旧中国的办法,被美国汉学家艾恺称为“最后的儒家”。 -
对话日本汉学家藤井省三:在东亚和世界文学的关系中审视鲁迅文学
(本文首发于2023年6月1日《南方周末》) -
06:10
白乐桑:汉字不仅仅是书写符号
法国汉学家白乐桑致力于研究汉语汉字文化。他提倡以字带词、字词兼顾的“字本位”汉语汉字教学法。“相比于汉语汉字的表意性,欧洲语言是表音性的。所以欧洲语言只有与其表音性本质相适应的“词本位”教学法,不可能产生也确实没有适用于表意性文字教学的“字本位”教学法。” -
对话法国汉学家白乐桑:“白乐桑教授的字本位”, 不只是白乐桑的“发明”
老师说中国是China,那“中”是什么?“国”是什么?我们一看就看得出是两个字,必须有释义啊。但我们发现教科书里没有这个释义,我们马上举手问老师。“老师,中国是China,可是‘中’呢,什么意思呢?”你说“中国”的同时,别忘了“中”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东西,这是中文独有的知识和特性。 汉语教学的增长趋势、增长速度——差不多从2000年,更确切地说是从2004年后开始,增长速度剧增。就相当于一架飞机,起飞前它在跑道上加速滑行,越来越快,2004年起飞,就像起飞的那种增长速度。但我觉得,除了增量的迅速,最重要的还是质的变化。 中国对外汉语学界长期较少关注到自身学科的历史,这也许是一个观念的问题,就是没有把学科的历史当成学科本身的一部分。所以,我这个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西方学者,自然而然地就对学科的历史一直非常重视。 (本文首发于2022年12月1日《南方周末》) -
01:46
美国汉学家柯文:历史学家的真相往往无法与一个故事相抗衡
《历史三调》除了让柯文提出事件、经验和神话这三种历史意识之外,还启发了他晚年最重要的研究——“故事”。“历史学家的真相往往无法与过去一个引人注目的故事的力量相抗衡,而这个故事虽然自称是对真实情况的描述,但实际上已经被扭曲。从历史学家的角度来看,批判性的历史要比大众记忆更受欢迎。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远比人们普遍承认的要困难和复杂得多。” -
“以中国为中心”:美国汉学家柯文和他的转向
他传承费正清的思想,同时也反叛了他。对“冲击—回应”理论的批判、对西方中心主义的深刻反思,成为他职业生涯前半期的重要主题。 “历史学家必须是多面手,不仅要熟悉现在的语言,还要在人类可能的范围内熟悉过去的语言。” (本文首发于2022年10月06日《南方周末》) -
04:26
王德威:母语是中文的“汉学家”
王德威,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在众多的文学体裁中,他的研究特别偏爱小说,“小说不见得只是审美的问题,也不只是如何讲一个动听的故事,小说是思想的方式,是我们连接世界的方式“。他还说道:“历史林林总总地散落各处,我的工作是捡拾碎片,把它拼凑起来,好像把天上的星星做出星座图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