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刘林:希望将来有民办高校的“双一流”
全国约有800所民办高校,1000万名在校学生,但这些学校办学质量良莠不齐,差异较大。其中有部分学校对传统发展路径依赖严重,还在走粗放式发展道路,未来生源下降时,这些学校就会面临较大挑战。 在这些国家标准中表现突出的民办学校,应借鉴国家“双一流”(或是“211”工程与“985”工程)高校建设的相关做法,有计划有重点地支持办好一批民办普通本科高校。民办教育如何打开社会资本之门?访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刘林
清华大学一年的办学经费就达410亿元,全国有二十多所高校每年的办学经费都超过100亿元。相较之下,如果没有其他来源,就是算上学费等收入,福耀科技大学每年也仅能投入6亿到7亿元办学经费。 几年前一次会上,有校长讲,教育家办学,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差异化发展,大同小异而已,差异大一点可能就被扣上不规范的帽子,所以差异化更多的是课余时间的事。落地一年,匆然“转公”:一所戛然而止的“南开系”学校
2019年2月26日,蒙自当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引进现代知名教育集团来蒙投资办学”,并“吸引周边地区生源来蒙就学”。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又提到,要探索“房地产+教育”新方向。 蒙自南开公开的收费标准显示,小初高的学费,一学期在11800元到16800元之间——2022年,蒙自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4982元。 “大量民办学校是以招商引资的项目被引进的。”雷望红介绍,提前招生、“掐尖”、密集安排课时和做题训练,民办学校管理机制灵活,不仅能减轻政府财政性教育投入,还能带来教育政绩。“民办高中教育第一股”将退市,规范招生模式或是主因丨议教
为何业绩不错,却要被退市?是市场价值被严重低估,还是存在潜在的政策风险? 众所周知,第一高中教育集团引人注目的是衡水模式,而衡水模式的前途,取决于高中招生规定。 有高中抢生源,也就有地方高中打生源保卫战。而在超级高中的招生攻势下,很多县中根本没有“还手之力”。民办名校“转公”落地:家长最担心师资不稳定
7所转公办的学校办学质量较高,被视作“名校”,因此转制也备受关注。人大附中分校、北外附校、建华实验学校、理工附中分校等4校将转为区属公办学校。清华附属实验学校将转为大学举办的公办学校,民大附中实验学校、北大附中实验学校将分别转入由大学举办的民大附中和北大附中2所公办校。 改制后,学校经费标准完全按照韩城当地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标准,不多花政府一分钱,也不要一个编制。刘鹏回忆,他向教育局汇报方案时,听到此,“相关领导明显松了一口气”。长沙医学院陷3.5亿税务争议:民办高校如何缴纳企业所得税
“学校拿到一份表述方式类似‘在某个期间内,没有发现有重大税务违规’的证明材料,也侧面体现了地方税务部门的默许。” “民办教育还存在一个‘假非营利性’的问题。民办学校具有双重使命、双重价值,一些学校口头上说自己是非营利,但实际上,以非营利性之名行营利之实。” 方建锋认为,学费收入占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全部收入的90%以上,倘若学校通过免税资格认定,但学费仍然不能列入免税收入,那国家对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的鼓励和支持,“会流于空文”。教育部换帅:新部长为中科院院士
前述北航教授还记得一些细节,怀进鹏喜欢看书,也爱推荐书。学校召开的几次会上,他都会说起最近读了什么书,其中许多是关于教育改革发展的书。 有观察人士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一个在科技领域工作多年,且懂教育的学者型官员履新教育部部长,将承担科教改革重任。 摆在怀进鹏面前的首先还是进入深水区的教育改革:高校“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民促法实施条例修订后,民办教育何去何从;备受关注的“双减”怎样进一步落地。多省暂停审批设立民办义务教育学校:调减体量压力大
目前为止,全世界所有国家义务教育均以公办教育为主,据杨东平了解,在欧洲国家,民办教育比重通常在3%-7%,日本则为2%。 在杨东平的长期观察中,现在中国城乡许多地区,民办义务教育学生比重达到了百分之三四十,有的甚或60%。教育部解读民促法实施条例修订:坚持公益属性
业内人士建议:避免“一刀切”,新旧条例转换期间要区分具体情况区别对待,稳妥过渡。红黄蓝再出事:一幼师晒男童闻脚照,最新通报行政拘留七日
瑞金市红黄蓝幼儿园事件联合调查组在4月13日晚间发布通报称,涉事人刘某系民办教育机构瑞金市红黄蓝城东幼儿园的一名聘用人员。瑞金市教科体局已责成该园解聘刘某,公安机关依法对刘某处以行政拘留七日的处罚。 “希望能给我们做家长的一个解释,而不是说他们只是做了个游戏!”一个名为“红黄蓝受害幼儿家属”的微博账号申明。有教育专家担心,让幼儿闻脚这一行为中带有的侮辱性色彩,会对幼儿心理产生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