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入境人数持续攀升,第三季度超1.6亿人次
今年前三季度全国移民管理机构累计查验的出入境人次分别为1.41亿、1.46亿、1.6亿,这与跨境、过境免签政策的调整与扩大绕不开。 三季度内,国家移民管理局共侦办妨害国(边)境管理犯罪案件9800余起,查获毒品案件68起,其中万克以上案件21起,缴获各类毒品2.4吨,制毒物品35.4吨。 -
01:53
260元转卖剩药被判“贩毒”,吃不完的药到底该怎么处置?
转卖吃不完的药被判“贩毒”?没吃完的药你会怎么处理?近日,一女子因转卖父亲生前镇痛处方药,一审被判贩毒罪引发社会关注。 根据相关规定,必须获得相关许可证才能对药品进行销售。由于个人没有许可证,因此转卖药品可能会涉嫌违法,如果转卖的是成瘾性处方药物,则可能涉嫌毒品犯罪。 转卖不允许,那么转赠是否可以呢?尽管法律并未禁止,但依然存在风险。首先处方药需要谨遵医嘱,非处方药也应仔细查看有效期、保留赠送证据,且最好在第三方见证之下进行,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家里吃不完的药,到底该怎么处理呢?其实不少地方针对药品回收已出台政策,也开展了不少活动。而不同类型的过期药,也有不同的处理办法。 你家里多余的药品一般会怎么处理呢?来说说吧 -
药品还是毒品?女子网上转售父亲遗留止疼药一审判贩毒罪
买家:“我是以前溜过冰,现在买不到了,用这些药代替。”廖华:不知道“溜冰”是什么意思。 律师提醒,没有取得药品经营许可证,是不允许私下转卖药品的;转卖管制药品涉刑,转卖一般药品情节严重也涉刑。 买替代药品时主动暴露自己吸毒的做法并不常见,廖华怀疑对方是“钓鱼执法”。但目前并无确切证据。 -
《老友记》钱德勒一生对抗毒瘾:美国“鸦片危机”有多严重?
毒品导致的深层次社会问题,包括:毒品对吸食者脑内神经造成破坏,引发心理变态和认知障碍、诱发精神疾病、加剧情绪激化,导致家庭危机、暴力犯罪、儿童心理创伤等问题;贩毒所导致的黑社会犯罪、凶杀等暴力灾难,影响社会稳定,产生洗钱等上下游犯罪。在社会层面,毒品泛滥削减了美国社会劳动力基数,影响美国人口平均寿命;在精神层面,毒品及其诱发的犯罪摧垮传统价值观、泯灭正义良知、毁灭道德、释放人性中的至恶,是具有击垮社会、动摇国本、摧毁后代精神与意识形态基础的毁灭性犯罪。 -
最高检:新型毒品层出不穷,犯罪呈现年轻化趋势
-
输掉公款、输掉家业、输掉未来……滥赌让人性之恶深不见底
在“黄赌毒”中,赌博和毒品的危害性更大,甚至不仅是加杠杆,简直就是把人性之恶无限放大。赌博与涉毒犯罪,不仅是个人成瘾性、损害身体健康、财产损失等问题,其大量导致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悲剧,还严重损害公私财产,就有领导和企业主,将公款和整个企业输在境外的赌台上。 -
表情符号也能成定罪证据,有的还是犯罪暗语
在一些特定场景中,犯罪分子会用表情符号代替敏感词,以逃避侦查。比如,在网络赌博案件中,表情符号“马”表示码量;在涉黄案件中,表情符号“女孩”和“绿茶”表示卖淫者;在涉毒案件中,表情符号“药”表示毒品。 在刑事案件中,表情符号的功能大都是为了隐蔽地传递某类特定信息。在民事案件中,原被告对表情符号的不同解读往往是引发纠纷的关键。 -
“毒品”管制目录:争议生死线
律师:列管药品与毒品不能简单等同,因为芬太尼有药用和毒品两种不同用途,“列管的意思就是列入管制,不能生产了,生产就是违法,但是不等于生产的就是毒品”。 -
“光谷”里的制毒者——化学专业毕业生涉芬太尼案
刘迪森等人均表示,自己不知道芬太尼是毒品。审讯视频显示,刘迪森对生产芬太尼类物质的各种复杂化学反应式脱口而出,但是被问及国家对精神药品的管制问题时,却经常一脸茫然。 法院认为,伍敏、刘迪森等人都具有大学文化,受过高等教育,并且还有在其他药物、化学公司工作的经历,比普通人对国家管制的麻醉药品和精神类药品有更多的认知,应推定他们明知芬太尼是国家管制的精麻药品,是故意实施毒品犯罪。 (本文首发于2021年3月18日《南方周末》) -
“网红DC减肥药”涉毒,服用者一旦查实将受到处罚
8月17日,上海市禁毒委员会召开禁毒工作专题发布会,通报近期上海涉及精神、麻醉药品成分的毒品违法犯罪情况。记者从会上获悉,自2018年起,上海全市非法使用精神、麻醉药品的情况呈高发增长态势,值得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