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红程:无障碍通行,不只有轮椅人士需要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
无障碍服装,必需品还是奢侈品?丨记者手记
采访过程中,陆陆续续有受访者向我和同事印证:无障碍服装是残障人所需要的,但眼下,无障碍公共设施的缺乏,以及社会对于残障人的有色眼光,是更贴近他们的障碍,也是无障碍服装解决不了的障碍。对于那些生活困难的残障人士来说,“无障碍服装”这个新概念,显得尤其陌生与奢侈。 -
盲人博士蔡聪:我相信每个生命都能拥抱更多可能性丨我信
“人都是有根的,然而有关残障群体的历史太少了。一个群体如果没有属于自己的历史,也就没有了根。” “以前我恨不得今天来了,明天就能改变世界,工作了十多年,我意识到,意识的改变是逐渐渗透的过程。” -
残疾人就业故事:一份特殊人群的社会融合样本
幼时的一次意外,导致郭海波的心脏和肺部被严重挤压,脊椎弯曲变形。后父母又因疾病,分别在他3岁和13岁时离开人世。3年前,他牵头创办公益组织,目前成员已达上千人。 因听觉和语言障碍,韩庆东小学毕业后就没再念书了,二十年来,他在外四处闯荡,凭着股“干练”劲儿,陆续掌握了木工活、瓦匠活、水电维修等技能,并且获得了“湖北好人”。 今天,是第31个国际残疾人日。但在郭海波和韩庆东的世界里,自己同旁人并无两样。他们正在用自己的双手描绘人生,仿佛是漂泊大海中的灯塔,给更多残障人士带来希望。 -
全国政协委员邰丽华:用手语“唱”国歌的她,建议提高残障学生受教育质量
我国地域大,各地都有自己的手语“方言”,大致可以分为北方手语和南方手语,所以要开展国歌国家通用手语方案的研究,前提是必须掌握、收集全国各地的手语表达,最后才能确定哪个词用什么手语表达。 截至2019年末,当年在校残障学生总数为79.46万人,其中近40万残障儿童就读于普通学校,并且随班就读的残障学生人数逐年上升。然而现实中,残障学生在普通学校获得的教育质量仍不乐观。 -
英国法“出租车站原则”:大律师不得拒聘,为当事人利益服务
作为英美法的起源国,英国的立法重点,从惩罚式立法,而转向前瞻式立法和预防性立法,转向性教育,转向监护人追责系统(比如12岁以下儿童必须时刻得到监护),转向社区青少年监护制度(比如弱势残障问题家庭儿童登记系统,由社区定期访问查看),转向教育机构的未成年人安全警报系统(比如学校所有教学人员的犯罪纪录查证和过滤,和全国联网的性侵犯罪人数据库追踪等等)。 -
精致的困惑:日本如厕观察记
两到三平米的厕所隔间,人进入后自动响起的音姬流水声,自动感应垃圾桶旁专供女性卫生用品使用的袋子,婴儿专用椅,残障人士专用的无障碍措施,装备齐全的智能马桶和眼花缭乱的按键……这是日本如厕的日常,却让刚下飞机的我晃了神。 -
全球四成受访者称儿时遭受过歧视
全球将近40%的成年人表示,在儿时由于性别、种族或宗教信仰、残障状况甚至居住地区等因素遭受过歧视。 -
欣闻“最美女教师”履新
“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最近被增补为黑龙江省残联副主席。张丽莉毕业分配到原单位任教五年多,没有编制,没有医保,每月工资仅1000元。双腿截肢后,她的未来也一度让人放心不下。希望张丽莉今后能更多地为残障人士、弱势人群的权益鼓与呼。 -
搜梦者余莹
在跨越一年的时间里,百十来个人跟她讲自己的梦想,其中有挪威的公主、波兰的财政部长,有世界岛屿经纪人(“岛主”)、有身体残障的励志演说家,有大山里卖茶叶蛋的,也有奢华商场里的巧克力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