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数“外人”涌进威尼斯——第60届威尼斯双年展精彩看点速览
策展人阿德里亚诺·佩德罗萨希望给那些“外人”(流亡者、边缘化群体、移民、性少数群体……)更多的机会,他希望在威尼斯双年展的舞台上呈现更多酷儿艺术、原住民艺术和外来艺术,把那些过去被忽视和排除在艺术史主流之外的人纳入展览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
东北为何有“悠车子”?清朝时,扁平头曾是满族的族群标志
婴儿的头部不像成人般坚硬,包裹大脑的几块骨片间还留有很大缝隙,枕骨也比较纤薄柔软。如果长期采取仰卧姿势睡觉,枕骨就会偏离原先圆润的形态,慢慢变平。 新生儿的颅骨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类有着灵长类中比例最大的脑袋。这颗给予我们地球最高智商的大脑袋,分娩时却是个大难题。为了让产妇分娩时更顺利也更少痛苦,人类婴儿演化出了这软绵绵不闭合的颅骨,也为大脑以后的发育预留了生长空间。 -
国货品牌微光计划,掀起柔软“蝴蝶效应”
-
你的孩子还会讲方言吗?
方言是中国文化内在丰富性的宝库和资源,各种不同方言,其背后也存在独特的地方性文化差异,储存着各地独特的思维、情感表达方式。如吴语柔软细腻、关中方言质朴厚重、四川方言幽默诙谐、粤语古雅潇洒,是中国历史文化丰富性的体现。如果这些方言最终都消失掉,那将是整个中国文化内部丰富性的巨大损失。 -
有奖征集丨聆听你的“美好回音”
“哪些瞬间让你感到他人的善意与温暖?” “两块巧克力”,“一盒牛奶”,“一张便签”,“50块钱的转账”,高赞话题下面的回答,如同一把无形的放大镜,赋予那些生活中的不经意的细节,触动心中最柔软的角落的力量。 这几年,“美好生活”的定义在被重新思考。从前,更主流的叙事总是将“幸福”与物质达成度做正相关衡量。而如今,逐渐放缓的步调下,更多人开始关注个体命运的表达,曾经被高速运转的社会齿轮所忽视的,流动在人与人之间的善意与温暖,再次成为促醒疲惫生活的“多巴胺”,传递到生活更宽广的疆域。 失意时的鼓励,迷茫时的指引,无助时的依靠,遇困时的帮扶……这些闪耀在平凡生活里的人情,在未来的某个时刻,总会以另一种方式出现在我们身边,发出善意的回响。 它们可能是——乡村学生长大后,请当年借出时间和知识的支教老师吃顿饭;走出阴霾的小镇青年,向曾经借Ta信心的人说声感谢…… “你帮别人打了伞,日后有雨落在你身上时,也会有人为你撑起一把伞。” “回音”是回响,是回馈,是回应。你是否也在日常的人情往来中感受到善意的流动?或者和某个人的连接让你感受到了正向反馈,又或者在哪个瞬间你收获了“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的温暖? 2023年,南方周末联合还呗发起征集主题为有关“美好回音”的有奖活动。期待你与我们一起,共享人世间的美好回音。 -
28岁离不开安抚巾,要强行戒掉吗?
成年人想要获得安全感,应该由内心的坚韧和强大来完成,而现代人的脆弱和焦虑,早已被封印在日复一日的生活里,为负面情绪安排一个稳定、柔软的出口,并不是什么坏事。 “知道”(nz_zhidao)跟你谈谈,安抚巾的作用。 -
一个人的森林
像40年前的那个青壮年一般,已逾古稀的王华文还会日复一日地带上弯镰巡视他的山林。松针铺就的林地“比地毯还柔软”,王华文曾在省会贵阳的干女儿家坐过一次地毯,不如这森林;遇见雨雪天气,他不怕,躲进森林就好,“冰雹打不赢我这树叶子。”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
B站第一导演小策:正在成名
短视频会不会干掉电影?他成为问出这句话的介质。同时,在网络游民社会,他在三线城市、在周边农村寻找自己的创作空间,展现着一片柔软而沉默的失语社会。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
我在2020丨太多可敬可爱的人,2020年并没按下暂停键
我们看到了他们在“战场”上的坚强和背后的柔软,也陪着他们回归平凡生活,重新出发。 (本文首发于2021年2月11日《南方周末》) -
三毛逝世30周年 | 侄女忆三毛:“现在要是她拍抖音,点击量一定也很高”
“姑姑会说,无论做什么,让自己能够舒服一点才是重要的。就这么一句话,我记到现在。我们出去吃饭,她会让我们自己点菜,说你喜欢什么就自己做决定,点了不好吃你自己吃完”“姑姑这个人很生活化、很接地气。很多人看她的文学作品或者照片,感觉她高冷。她其实是一个幽默有趣的人。她的声音很柔软,为人很热情,喜欢讲故事,讲起来抑扬顿挫,常常手舞足蹈”